八三卷:無血占領 第二章:英雄歸(1 / 2)

01

從延安回到重慶,赫爾利還得到了兩個壞消息。

其一是來自日本方麵,有一個情報提示:八月十九日,日本的禦前會議做出決定,確定了盡快與重慶政府達成停戰協定的戰略設想。十一月十日,也就是在桂林城陷的那天,特高課幫助蔣介石搞掉了汪精衛。

在死之前,忐忑不安的汪精衛留下了一份遺書。他沉痛地說:“離渝六載多,物是人非。抗戰初期,各國袖手,遠東地區遂成日本獨霸之局。蘇俄要我們抗日,無非是想讓我們苦撐並糜爛到底,以解其後顧之憂。我選擇行險以保存民族和國家的無氣,實屬不得已之策。四年前,還都南京,也不過是忍辱負重,苦撐局麵而已……”

從十一月初開始。蘇俄又派出武裝支持突厥人的勢力,在伊犁河穀製造了接二連三的暴亂,並攻陷伊寧城。同時,蘇俄間諜列斯肯還帶領蘇軍的特種部隊,在果子溝切斷了從內地進入伊犁的唯一通道:迪伊公路。

在迪化城以西的廣大地區,受到鼓勵的突厥暴徒手持刀棍,大規模搜索屠殺當地的漢族軍民,奸淫並擄掠婦女……

十一月底,蘇俄又在伊寧城設立了兩個軍事顧問團,組建出東突厥斯坦國,確定了綠底帶星月標誌的國旗。

蘇俄還整編並強化了突厥的騎兵遊擊隊,訓練暴民掌握軍事武器,提高其野戰能力。

02

說到新疆的問題,就繞不開新疆王盛世才。

盛世才是東北人,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的學習。三三年,他出任新疆臨時督辦,以第三領袖自居。

當時,新疆有親英派,也有親日派,關係錯綜複雜。在其境內還有三股自行其是的軍事勢力,新疆的東部和南部屬於甘肅的馬家軍,西部的伊犁又掌握在軍閥張培元的手裏。盛世才控製迪化地區後,實行了親蘇容共的政策,才逐漸站穩了腳跟。三三年底,張培元率兵進攻迪化城。蘇聯紅軍幫助盛世才擊敗了張培元。不僅,馬仲英又率主力七千人圍攻迪化。蘇軍分兩路入疆,又打敗了馬仲英。三七年,馬虎山舉兵反對盛世才,蘇軍又派出了三個主力團,在飛機和坦克的引領下,突入阿圖什……

蘇德戰爭爆發後,善於投機的盛世才又轉投於蔣介石的重慶政府,並在新疆境內大規模地清共並圍剿轉道回國的抗日義勇軍。斯大林讓莫洛托夫入疆爭取盛世才,還在信中說:“你是聯共黨員,要堅定自己的信仰,克服暫時的困難。”

盛世才把斯大林的親筆信還給了莫洛托夫,傲慢地說:“我從來就不相信你們的那套說教,我隻想在新疆建立自己的民主統治。”

接著,盛世才又向蘇聯政府遞交了一份備忘錄,要求蘇聯政府必須在三個月之內從新疆撤走所有與軍事相關的各類援助人員。斯大林吞不下這口惡氣,便轉而去支持反對盛世才的武裝力量。

03

現在,蔣介石抓住新疆的問題做文章,完全否定了赫爾利與毛澤東已經達成的五點協議。

十一月十七日,重慶政府提出反建議案,要點是中共必須將自己的軍隊交給國民政府和國防軍事委員會控製。

周恩來說:“反建議案已經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蔣介石的獨裁意圖,空洞的許諾再動聽也改變不了狼要吃羊的本質。在大革命時期,我們就有血淋淋的教訓!”

騎虎難下的赫爾利希望延安不要向外界公布那份簽字的文檔。周恩來反問道:“赫爾利先生,這種事情豈能視同兒戲?”

赫爾利氣急敗壞地說道:“別給我得寸進尺!”

周恩來依然是不溫不火地說:“赫爾利大使,我們基於你的草案,歸納成了建立聯合政府的五點建議,也得到了你和美軍觀察團的首肯。蔣介石對建立聯合政府到底是什麼態度,他有什麼理由反對?”

心煩意亂的赫爾利揮了揮手:“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你們還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應該直接去問你們的委員長!”

“他們?他們從來都是強辭奪理!我們很想知道,大使先生是不是有了其它的想法?”

赫爾利隻好閃爍其詞地回答:“我隻是這個談判的見證人,就算我本人已經認可你們的主張,依然是毫無意義。說到底,這是國共兩黨的事,我隻是一個局外人。”

事後,赫爾利對魏德邁和萊爾英說道:“國共雙方各執一端,現在我們最迫切的問題就是拉住蔣介石,共同對日作戰!”

04

十二月二日,蔣介石得知獨山失守後,說出了一句話:“我決不會離開重慶。”

魏德邁將軍不理解,想了想隻好說道:“我們若是退守昆明,就可以組織起更加堅強而有效的抵抗。委員長不走,我願同生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