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蹄聲漸遠,原野又恢複了寂靜。
艾峰不是柳下惠,也不想讓柳芭既失望又難堪。
夜風很涼,飛蛾撲火,幽藍的夜空裏繁星點點,就像世世代代的孔明燈都彙聚到了天宇之上……
“前幾天,我看到了一份材料,應該是來源於日本關東軍的特高課。它全麵疏理了宋金之間的情報戰,大開眼界。”
“哦……”
篝火熊熊,層層的夜幕也越裹越緊,令人感到有一些壓抑……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帶著兩千五百騎反抗遼國的壓迫,首攻扶餘的伯都納城,進而又控製了扶餘國和渤海人的舊地,建都於會寧府,立年號收國。
北宋政和五年,遼帝率七十萬大軍征金。戰前,金太祖對整裝待發的兩萬將士說道:“不錯,我們隻有兩萬九死一生的好兄弟。當初,我們在長白山上明盟起兵,就是要讓女真人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不再受別人的欺壓……”
說道這裏,阿骨打竟失聲痛哭:“當然……當然……遼人們不會同意……我們現在隻有兩條路可走,不是拚死作戰,殺條血路……就是你們抓我去獻給遼帝,殺我一族或許能讓大家轉禍為福。”
將士們也無不淚下,都願意與自己的領袖同生共死。阿骨打認為,七十萬的庸將怯兵不足為懼。隻要敢主動出擊,就有勝機。結果還真是這樣,正當兩軍酣戰時,遼國內部出現了叛亂,遼帝隻得回軍自救。
02
暫時度過危機,金太祖派密使去找馬植,希望能迅速與宋朝達成軍事同盟。
馬植的祖先是河北漢人,以前是負責遼國皇室膳食的光祿卿。在派係傾紮中失勢,心有不甘。
政和元年,童貫到遼國訪問,馬植向宋使獻出了聯金滅遼並收回燕雲十六州之策。宋徽宗感念馬植對故國的一片深情,賜名為趙亮嗣,又授以光祿大夫和秘書丞之職,專事聯金。
宣和二年二月,趙亮嗣以買馬之名再次到金國。一直拖到了宣和四年,宋朝使團說破了嘴皮,才終於拿到了他們想要的合約,史稱海上之盟。內容包括:一、雙方同時發兵,南北夾擊遼國;二、滅遼之後,宋朝得燕雲十六州,給遼的年貢要轉獻於金,世代修好。
三年之後,金太祖推翻遼國。宋軍征遼卻一敗再敗,反而是金軍乘勝追擊,橫掃了黃河以北的燕雲十六州。
這是締約之際沒有考慮到的情況,金軍將士們都認為自己打下的地盤,豈有再拱手送人的道理。何況失掉燕雲十六州,邊防難免不穩。
遼人的燕國公兼廣陵軍節度使員做左企弓,降金之後就向阿骨打獻詩:“君王莫聽捐燕議,一寸山河一寸金……”
阿骨打以為然,遂生出伐宋之心,希望既不失約又能把燕雲十六州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不久,阿骨打去世,傳位於其弟完顏吳乞買,史稱金太宗。
金太宗本來就不想將燕京之地交給宋朝,也沒有毀約的心理負擔。
靖康元年,金太宗舉兵伐宋,次年春就大勝而還。怎樣經營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卻是一個很嚴峻的現實問題。
03
在宋金的密約之中,康王趙構應該到金國做人質。
趙構的母親是個出身卑微的宮女,一次侍奉徽宗,僥幸得子。
從小到大,趙構都沒有見過幾次父皇。有天傍晚,聖上突然駕臨,準備自己給自己過生的母親呆立在冷清清院子裏,手腳無措。
“韋娘子,你還認得朕嗎?”
那個晚上,趙徽宗也就坐了一炷香的時間,便被其它的嬪妃給喚走了。
靖康元年,大哥趙桓承接了大位,便派趙構到金營做人質。母親抱著徽宗的大腿失聲痛哭:“陛下有三十一個兒子,我就這一個康王……”
徽宗很不厭煩:“這些年來,我也知道你的辛苦。現在,朕就封你為賢妃。小康王向來有勇有謀,今天有鍛煉,明天才會有出息。”
途中,亂軍和難民卷走趙構。靖康二年夏,趙構在應天府的商丘登基,並改稱年號為建炎。民間有個故事,叫做泥馬渡康王。
金太宗讓完顏宗弼再帶本部幾萬兵馬南下,務必要把趙構抓住,徹底斬斷漢人的念想。
建炎三年,二月初三晨,天昏地暗雨紛紛……
驚聞五千金軍快騎已經連下徐州和滁州城,又奔揚州而來。伏在女人身上的趙構猶如聽到了一聲晴天霹靂,從此落下了陽痿的隱疾。
04
金兵將至的消息傳開後,揚州城裏人心惶惶。
當時,宰相和一班官僚正在聽高僧講法。聽說皇帝已衝出城門,才一哄而散。
大街之上,百姓都扶老攜幼。兵勇們則揮刀開路,橫衝直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