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榮國府。
林黛玉用過早飯,梳妝打扮了一番,就由紫鵑陪著,去大廳與王夫人、寶玉、三春等人會合,準備迎接金陵來的遠客。
林黛玉想起了四年前,她初次到京都時,是由幾個丫環婆子從角門接入了榮國府,下了轎,走進屋拜見了外祖母,之後才請了姑娘們過來相見。哪像今天,舅媽早早就叫齊了姐妹們在大廳等候,待薛家人一到,便要大開正門,迎接遠客了。
她也知道,薛家人遠來是客,於禮不可怠慢。若是她爹爹林如海親自到來,賈家想必也會開正門迎接吧。隻可惜她孤身一人,無依無靠,哪裏值得賈家開正門呢?
她又想起了這些年在賈府的日子。她雖得外祖母喜愛,卻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真正管事的人。平日裏下人們就算有些怠慢,她也不能為這些小事去擾外祖母清淨。久而久之,下人們也慢慢把她不當回事起來。為了這些事,她暗中不知掉了多少眼淚。
在這個榮國府裏,除了外祖母,隻有寶玉一個,算是對她好的。她與寶玉住得近,平時一起遊戲玩耍,談談詩詞歌賦,那是林黛玉在賈府裏少有的快樂時光。
林黛玉認為,寶玉生性純良,毫無害人之心,又於詩文之道頗有天賦,平時說出的一些在世人看來怪誕之論也頗合她的心意,算得上她的一個知己。
但林黛玉也明白,寶玉雖是賈府嫡子,卻天性不通世務,不能洞察下人們、以及她林黛玉的心思。因此,她從不將在下人們那裏受的委屈告訴寶玉,一是怕汙了他的耳,二是怕事情鬧大以後,她可能會永遠失去寶玉這個知己。
還是默默的在自己房間裏哭,才是寄人籬下的我該做的吧,林黛玉心想。
林黛玉正在暗自神傷時,忽看見外麵正門已經打開。王夫人大喜,連忙帶著一眾小輩,走出大廳,去迎接她妹妹一家。
當先的是個三十多歲的貴婦人,林黛玉一看便知這是舅媽的親妹妹,薛王氏。
跟在婦人身後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英武青年。
那青年身著華服,步履方正,規規矩矩地對著王夫人行了個禮。王夫人見外甥生的如此周正自是大喜,連忙出言稱讚,而一旁的林黛玉也不覺看得入神。
她自小被養在深閨,沒見過多少青年男子。來了賈府後,寶玉雖是生的俊朗,終不免缺了一些陽剛之氣。
寶玉現在還小,再過些年月,定然能和這位薛家哥哥一樣的,她心想。
這時林黛玉忽覺左手一動,原來是身邊的寶玉見她看著薛家哥哥入神,拉了一下她的衣袖。林黛玉連忙收斂心神,白了寶玉一眼,繼續觀察薛家的客人。
跟在青年後麵的,是兩位薛家的姑娘,手拉著手,並肩走來。
左邊一位,似乎比她年紀大些,走的端端正正,麵帶微笑。不知為何,林黛玉看著這微笑竟心生幾分防備。
這女人端著個臉假笑,不知心裏藏什麼奸呢,她心想。
再看右邊那位,年紀小一些的女孩,竟是讓林黛玉內心驚歎。
那女孩看起來和她自己年紀相當,竟然出落得如此標致。林黛玉一向以美貌自負,自認在見過的女子中她的樣貌可以排第一。剛才看到左邊那位姑娘,也隻覺她雖是貌美,但並不能壓過自己去。但是,當她看到右邊那位女孩時,竟平生第一次在心中升起了自認不如的念頭。
最令林黛玉喜愛的,是女孩臉上的純真笑容。這並不同於左邊女人的假笑,而是一種自然而然,帶著自信的美麗微笑,令她竟有些迷醉。她想起了記憶中小時候母親的笑容,好像就是這般吧。
似乎注意到了林黛玉的目光,右邊那女孩竟是轉過了頭,對林黛玉揮了揮手,臉上還是帶著母親那般的微笑。
林黛玉下意識的揮了揮手帕作為回應。但她突然發現,身邊的賈寶玉也同時對著那女孩揮了揮手,麵帶傻笑。
她心情突然又不好了,使勁拉了寶玉的袖子一下。寶玉驚醒,不好意思地給她賠了個笑,她卻直接扭過了頭去,不搭理這個三心二意的臭男人。
眾人隨王夫人進了廳內。一番介紹後,林黛玉得知那個高大英俊的青年叫薛蟠,那個討厭的假笑女人叫薛寶釵,而那個有著和自己母親一樣笑容的漂亮女孩,叫做薛寶琴。
賈家這邊也介紹了一番。當王夫人表示自己說完了,讓小輩們互相熟悉一下時,賈寶玉就迫不及待地對薛寶琴開口道:
“妹妹看著好眼熟,我們必定是見過的。”
林黛玉心裏不禁有些生起氣來:你賈寶玉難道就會這一套說詞不成,遇見個漂亮妹妹,就說你們以前見過?
薛寶琴笑道:“我可不記得見過你。”
寶玉還是原來那套:“雖然未曾見過,但我看著妹妹麵善,今日咱們就當作久別重逢如何?”
薛寶琴還是笑道:“什麼重逢不重逢的,沒見過就是沒見過。不過咱們今天見了,下次再見,你這套說辭便可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