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最終還是沒有扭過薛寶釵,薛父雖疼女兒,但最重要的還是家族傳承,薛家,無論如何也不能在他這一代敗落下去。若是寶釵真的替代南安王府郡主嫁了出去,皇上跟南安王府怎麼著也會表彰薛家,到時候,縱是薛府不能起複,這京城裏的貓貓狗狗也不敢隨意踩他們頭上。
薛寶釵的心性隨了薛父,心大,不肯服輸,薛蟠卻是隨了王氏,重視親情,想法簡單,耳根子也軟,不過薛蟠到底是個男兒,比其母明辨是非多了,又因經曆的事情多,如今也添了點城府,隻是跟薛寶釵相比,到底還是缺乏決斷。
如今薛寶釵出身雖差了些,但容貌心性才華都屬於上層,滿京城也的確沒有多少女子能比的上,故而也算如了薛寶釵的願,大張旗鼓的被南安王妃收為義女,又入了宮見了皇後,被賞賜了些綾羅綢緞,別的卻再也沒了。
薛父想的恩賜沒有,薛寶釵想著封號也沒有,薛蟠卻是知道,皇上對四王八公早有不滿,如今南安王又吃了敗仗,皇上到現還在還未處置南安王也不過是隱忍不發罷了。
薛蟠不想看著自己妹妹選擇那樣堅信的道路,縱然心裏相信自己的妹妹會全了心中青雲之誌,可是那樣的人生太累了,他隻怕妹妹將來會後悔。
薛寶釵還未從失落中走出來,就被南安王府急忙忙的送了出去,說是嫁給王爺,但不過是個蠻荒之地的王爺,真入了京城,隻怕那城門口的守門士兵也不會將其放在眼裏。
薛寶釵出嫁的這日,雪下的意外的大,薛父留在家裏,不忍送別,薛蟠是一路哭著將自己嫡親的妹妹送到南去的大船上。薛寶釵看著薛蟠,心裏出奇的冷靜,想到這些日子哥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心裏不免動容,臨別時,薛寶釵道,“哥哥,此去一別,隻怕餘生再也不能相見,隻望□□後每年為妹妹向父母磕頭進孝”
“寶釵,去了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記得要多留幾個心眼,哥哥知道你是個聰明的,隻是人常說強龍壓不過地頭蛇,能忍的先忍忍,日後哥哥一定會去看你的。”說到這裏便有些哽咽,心裏也越發悔恨自己當初混賬不上進。
“哥哥莫傷心,天下無不散之宴席,縱是兄妹也是如此,隻是哥哥需記得,不管妹妹在哪裏,總會記得家裏的人,記得哥哥,也盼望□□後一生和順。”約莫是想到了什麼,薛寶釵破天荒的沒有對薛蟠說光宗耀祖的話。
薛蟠抹著淚點頭,不住稱是,縱然難舍難分,仍要離別。
薛寶釵站在船頭,不管雪大風冷,隻貪婪的看著逐漸變小的京城,親人。
“這是你妹妹自己選的路,你也別哭了,瞧著多大出息。我看你妹是個能為的,你又給了大半家業讓她帶走,放心,那什麼王爺也不敢輕視你妹妹。”
薛蟠擰了下鼻涕,道“謝謝伯父給妹妹尋得人。”當薛寶釵的事情成了定局,薛蟠立即找了賈赦,希望找些會武術醫術的人跟著妹妹一道陪嫁過去,而後他又在自家的莊子裏找了會趕農活的老漢,手藝好的廚子,光陪嫁就要100人左右,光調查這些人的品行就花了好些時間,銀子更是如流水般花了出去。
賈赦不在意的擺了擺手道“多大點兒事兒,我也不過是托了關係罷了,後續你做的很好,想來那些人也能安心跟在你妹妹身邊,隻是有幾個人真是難得,若你自己留下來,也是好事兒。”
這傻子倒是難得的真性情之人,他們這種家族,就是為了自己女兒也不會做到這般地步。
想來那薛寶釵不是蠢人,自保還是沒問題的。
薛寶釵嫁人後,薛父身體就一天天壞了起來,也不知道自己哪天就沒了,於是立馬張羅媒婆給薛蟠說親,隻是到底薛府大不如前,說的都是些小門小戶,那街口油鋪家的女郎竟也想嫁入薛府,膈應的薛父一連幾天都睡不著覺,實在無法,厚著臉皮找賈母幫忙說親。
別看當初賈府嫁出去的幾個庶女夫家家事不顯,但一家子和樂榮榮,倒是隱隱有幾分上升之態。
若早知如此,當初就是聘個賈府的庶女也是好的。如今四大家族也就賈府能屹立不倒,雖說大不如前,但比其他三族也好上萬分,至少家宅尚在。
靠著如今薛家的門路,的確也隻能找些小門小戶,薛父哪裏甘心薛家就此敗落,他還指望東山再起,重振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