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賈璉這個不經意的舉動,倒是靠著賈赦的名聲,跟中下層人結了不少善緣,日後一方為官,當地商賈也算是給了不少麵子。

此後,賈赦著書,都會斟酌再三,更會看些名家典故,倒有了當年賈璉考科舉的架勢。賈赦也是連連感慨,書到用時方恨少。

賈赦這般用功,倒是讓劉姥姥想到當年自己的板兒考科舉,不自覺的每天要給賈赦做狀元及第粥,也不許家裏人打擾賈赦用功。自己倒是越發活的有精神,就仿佛有了活著的動力,每天還念念叨叨的讓賈赦用功科舉,光宗耀祖。

為此,劉姥姥鬧了不少笑話。

賈赦倒是沒啥,劉姥姥說什麼,他就聽什麼。這人上了年紀,嘴巴可不是一般的羅嗦,賈赦也一句不落的聽著。到最後劉姥姥真成了劉姥姥,裏裏外外得鄉村夫人,那村話是一句接著一句,賈赦這樣的貴老爺,有時卻是聽不懂的。

那一日,劉姥姥就發了呆性,非要帶賈赦去榮國府給璉二奶奶送東西,說感謝鏈二奶奶當年打賞的銀子,讓自個兒女兒女婿過了好年,孫子板兒也能入了學堂。賈赦也跟著劉姥姥演了出息。

又過些日子,劉姥姥又將賈赦看成自己的女婿,高興的說著自己在賈府的威風,笑著說吟詩作對也就那麼個情況,她老婆子也會,接著又唏噓榮國府的滔天富貴,說一道茄子得好幾隻雞陪著才成。

賈赦也笑眯眯的聽著,不知為何,聽劉姥姥說上輩子得故事,賈赦覺得有趣的很,也有種隔世的感覺。

好在如今服侍劉姥姥的都是些聾啞人,倒也無礙、

當然,如今賈府都落敗成這樣了,也的確沒有關注的資本了,這樣的日子反倒輕鬆自在的很。

賈赦在賈府帶的第三個年頭,王熙鳳又添了個兒子,算是在賈府也站住腳跟了,迎春也生了二胎,林黛玉的次子過繼給了林家,如今肚子又有兩孩子,太醫說是雙胞胎,林如海的日子過得越發有奔頭了。

劉姥姥這樣得情況,到底瞞不過家裏人,故而幾個出嫁的姑娘,以及林如海那邊是知道這個情況的,倒是賈政不知道內情,當然也沒人願意搭理他就是了。這事兒雖離奇的很,但為了自己,也是無人敢聲張的。

但是家裏的子孫後代,更多的卻是感激,感激劉姥姥的維護關愛之情,尤其幾個姑娘最甚,就是賈環,如今小有成就,在劉姥姥麵前也孝順的很。

故而,賈府雖然落敗了,在旁人眼中,卻越發有人情味了。自古都是孝道為大,因著賈赦子孫後代得孝心,皇上那裏也有些耳聞,雖沒說什麼,但也記在心中。沒啥封賞,不過也算是將賈府跟犯事的王家區分開來。

如此,對賈府來說,才是最好的事情。

這一日,林黛玉並迎春又過來陪劉姥姥,這麼些年,因著緣分,幾個姑娘又都聚在了京城。不過如今各個都是當家主母,跟以前是大不相同,為人處事,在夫家都很有名聲。且各個膝下都兒女雙全,逢年過節,劉姥姥屋子都熱鬧的很。

要賈赦來說,鬧的都有些頭疼了。

這一年,冬天,薛蟠也帶著香菱進京了。前些年,薛府跟薛母都去世了,但到底薛父深恨王家,至死都不肯讓薛府入薛家祖墳。薛蟠無法,隻得拖人找了個風水好的地方。

今年出了重孝,在嶽父甄家的建議下,帶著妻女進京跟劉姥姥拜年。再者,也是進京尋醫,卻原來當年香菱被拐,吃了些苦頭,毀了身子,生了一女之後,身體越發不好,且唯一的閨女也體弱多病的很。

薛蟠心疼妻女,拖了賈赦幫忙,榮國府雖不在了,劉姥姥的誥命卻還在身,且因著劉姥姥是京城少見的長壽之人,且為人慈善和氣,太醫處都還算照顧,不曾高低眼看人。

如今給劉姥姥看病得就是個退休老太醫,當年跟賈家有些淵源,且醫術不錯,賈赦將香菱之事說了,老太醫也願意幫忙看下,隻道醫者父母心,他如今也不是太醫,不過是一屆大夫而已,雖不能懸壺濟世,但能幫的,卻也願意幫忙,知道香菱身世後,更是感慨萬千,隻道,若是她不成,也會找昔日同僚幫忙。

薛蟠那邊得了準信,立即帶著妻女入京。嶽家兩老在江南坐鎮,也算無後顧之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