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試法千變
第34章:試法千變
當時一眾尼僧都望空頂禮模拜,後來隻見大師的法像愈升愈高,漸漸的沒入五彩祥雲之中看不見了.
永蓮走近前去一摸大師的遺體已經冰冷,於是便命眾尼僧誦經念佛.命將大師留下的肉身即供養在玲瓏閣上永受香煙,並將玲瓏閣改名為慈悲觀音閣。大家自然遵命辦理,遂將玲瓏閣的匾額除去,換上慈悲觀音閣的匾額,又在閣中造了一座佛龕,讓觀音菩薩的肉身永享香煙。
永蓮和老保姆因自始跟隨大師左右,受眾人擁戴就做了這香山普門禪寺的方丈及慈悲觀音閣的主持.於此同時,永蓮又命人將那頑皮小子沈英交官羈押,等候處理.
在說頑皮小子沈英,他本是南方火德之精下界,自從見了妙善大師證道成佛之後,頓時恍然大悟。於是悔恨之餘深為自責,因此心中鬱悶至極,不兩日竟一命嗚呼,哏兒屁朝涼了,一道神靈徑自往他下一站——翠雲山芭蕉洞,轉世投胎到牛魔王之妻羅刹女的肚腹中去了.出生之後,他娘給他起名紅孩兒,後來他火性不改,又占據那號山枯鬆澗火雲洞,號稱聖嬰大王,在世隻是為非作歹,甚至於要吃那奉旨上西天拜佛求取真經的唐僧,被齊天大聖孫悟空告狀到南海落迦山觀世音菩薩那裏,最後被菩薩收在蓮台之下為善才童子,這些都是後話不提.
眾僧尼忙亂了半月,忽見兩位差官入寺就正殿上擺放了香案,讓大家都跪聽宣讀聖旨。
原來妙莊王被遊方郎中將所得頑疾醫治好的當天,就見大師法像來到寢宮門前,站在半空,說是現在業已在中土香山寺得成正果,佛祖封為大慈大悲尋聲救苦觀世音菩薩,立刻就要往南海普陀山落迦岩紫竹林中去觀自在了,故特來辭駕.所以妙莊王對於大師坐化事早已知道,便降旨派欽差大臣前來親臨香山普門禪寺宣讀興林國聖旨.聖旨宣稱:
“興林國妙善三公主殿下,持誌修行,廣度眾生,竟以血肉之軀獻孝心於民眾當前,以證修真向善之心,果然功成圓滿正果成佛,致使國人不期而然的都皈依佛門,功蓋環宇焉.特諡封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旨下之日,就於都城敕建大悲禪院廟宇,以祀奉香火,並定立每年於二月十九日為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日為觀音舍身日,九月十九日為觀音證果涅磐日,凡國之臣民永承繼念!”
永蓮率領全寺上下眾僧尼跪接聖旨後,按旨意給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大做佛事,擺下九九八十一天羅天大醮,好為菩薩早日飛升西方極樂世界.
且說觀世音菩薩自從辭了妙莊王之後,一路雲浮風蕩直向天竺佛國而來,不消片刻功夫已到靈山寶境.卻待尋路降落雲頭,忽見佛祖釋迦牟尼尊者率領眾佛與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及昆侖山原始天尊等神,早已迎上前來.隻見如來滿麵春風笑著說道:
“菩薩今日涅磐,是我佛國的大喜之日,我早已算定,所以貧僧請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及你師原始天尊同諸佛在此迎候於你,一同慶賀你七世涅磐功成圓滿.來來來!你先同我回大雷音寺接受眾佛的拜賀,然後再談你今後的法緣和去處,如何?”
觀音菩薩連忙雙手合什為禮道: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貧僧多謝!”
於是,觀音在眾神佛的前後簇擁下,緩緩步入靈山大雷音寺寶刹內,與如來佛祖攜手並肩走進了金碧輝煌的大雄寶殿.眾神佛謙遜落座後,如來直言問道:
“菩薩,孟子有雲: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你知否,此何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