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安溪播茶(1 / 3)

第134章:安溪播茶

第134章:安溪播茶

張三豐看到自己“大興武當”的夙願已經實現,因他別無所求,便於明英宗時悄然而去。從此,張三豐開創的武當拳派,名震中土,也為中土留下了卓絕的中華武功.張三豐不愧為道家的一代宗師和塵世的“武術皇帝”。

卻說觀世音菩薩,這一天巡視到福建戴雲山南麓的安溪棲鵬村,見此地民風純樸,土地肥沃,氣侯宜人,正適合種植功夫茶.又見當地茶農甄有良,自幼製得一手好茶,而且,他每日晨與昏兩個時辰,都泡茶三杯供奉觀音菩薩,十年間從不間斷,可見禮佛之誠。於是,她便想起自己南海落迦岩的茶園內,已培育得“鐵觀音茶”已有千餘棵,“何不將它移來這裏,讓百姓受益呢?”

當夜,她遂托夢給甄有良,說道:

“我在你的山崖前,種有‘鐵觀音’茶千棵,你可采摘一些芽葉帶回家中,下功夫精心製作一批好茶,賣個好價錢.就算佛對你一片赤誠的獎賞和認同.將來,你再用些功夫,將它們在此地移植繁殖起來,即對於這一方百姓,功德無量啊!”

甄有良正高興時,一陣狗吠聲把好夢驚醒。第二天一早,他果然在山麓左近,發現了一片與夢中一模一樣的茶樹。於是,他同家人將茶樹嫩葉采下,製成茶葉之後,嚐茶味甘醇鮮爽,甄有良精神為之一振。他萬沒想到,這“鐵觀音”竟是烏龍茶的極品——茶中之王,此後,他就按觀音之夢所托,把這一千株茶樹廣為繁殖,幾年後,茶樹長得枝葉茂盛,茶葉也製作得:“美如觀音重如鐵”,從此鐵觀音就名揚天下了。

觀世音菩薩辦完此事之後,又想起轉世為張三豐的東王公來.遂乘蓮台,奔武當山一路飛來.她見武當山修建得比西天靈山還要雄偉壯觀,心裏不禁對東王公挑起了大姆指.

行至房陵,見日光高照,旱氣衝天,林木頹敗,禾苗萎靡,忙按落雲頭走下山坡瞧看.忽見關聖帝君自觀音洞方向駕雲而來,忙上前打招呼.道:

“帝君何來?”

關公道:

“奉玉帝聖旨,將罪龍發配在此.現已將它交付此地山神看管,正準備回鑾交旨!”

菩薩道;

“是哪個罪龍,犯何天條?”

關公道:

“詳細並不知曉,我隻知,遠在宋淳化年間,這東海值日老龍,因酒醉錯行了雨水,被玉帝罰為南天門外華表柱上盤龍,因七百年來悔罪甚好,令我將其遣往此處臥龍崗,淪為值日神坻,以體驗民間感受並觀其後效,他若能再有功於民,便即刻施放其歸為東海.”

菩薩道:

“既如此,請君稍待幾日再回天宮,此間正逢天旱,何不勸其現在就立新功於民,便待何時?”

關公道:

“看菩薩往日與我有救命之恩的份上,我便在此多盤桓幾日,又有何妨?菩薩即請自便!”

菩薩隨托夢於房陵百姓,讓其用九十九張竹席為白龍搭建涼棚,請三十三戶戲班為白龍唱三天三夜大戲,跪地求拜天地,祈禱天龍降雨.她遂親去臥龍崗勸那東海老龍,以行及時雨滋潤江北救民.東海老龍聽後仍畏懼道:

“如天廷再有震怒,玉帝怪罪下來,吾必死無疑也!那將奈何?”

菩薩道:

“萬一玉帝再有另議,其責本座來替你承當便了,爾須不失時機,救民於水火之間!”

於是,觀音菩薩的真情,感動了這老龍.此時,正逢春日大旱,滴雨未下,方圓千裏,無法播種。老龍突然降雨,百姓驚喜交加.此雨於農曆三月十五日降下,整整下了三日三夜,滋潤周邊六省一十八縣,惠贈給人間五穀豐年,長江因此雨水,水位上漲了三尺又三寸,老龍因而順此水遊入漢江,入海前曾戀戀不舍地在漢江河邊的石壁(今白龍崖)上,吐下白色印記(今已變成雪白鮮活的奔龍化石),後騰江歸海。為了感激龍王的救命春雨恩德,人們將三月十五日,定為龍花會節日,年年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