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苦練絕功
第149章:苦練絕功
現在,她打算,趁李三年幼筋骨未長全之際,就將這門來之不易的絕世武功傳授與他,將來必有大用.關於那“飛爪百鏈索”是古時候習武女孩隨身所帶的兵刃,平時出門前把它圍在腰間便於隱蔽,用時抽出來,即可長可短,非常靈活.這門兵刃在外麵雖然少見,可對鄭紫瓊來說,是她從前看家的本領,壓大軸的拿手好戲.宋時,水泊梁山中有一女將,名字叫“一丈青扈三娘”,她便善使此種兵刃.
李三通過這一年的苦練,對於那兩位姑姑給他規定的“每天跑三十五裏地”的功課,已不算什麼了.早晨一起床根本不用人招呼,自己穿好衣服到得庵外,一貓腰一抬腿就跑了起來,圍著偃淄崗轉兩圈再進到庵裏,整整三十五裏地,跟玩兒一樣.回頭漱口洗臉吃早飯,完了事就是爬竿、爬繩、爬牆角.
那“日照庵”原本蓋得闊氣,前後共三進大院子,中間第二進院子當中有一棵參天白楊,高下約有五丈許,樹頂枝杈上拴著粗細兩種繩索,李三每天的任務就是順著這繩索上下十個來回.要說在一年前,別說爬十個來回,就是一個來回都夠嗆,現在再看,那胳膊根比從前粗了有兩圈都多.兩手一粘那繩子頭,就聽“嗖嗖——嗖嗖嗖——”人就象在繩子上飛,一刹時已到了樹頂,說是身輕如燕,一點兒都不為過.
要說李三練功,他最喜歡的還是練暗器,其中,於飛鏢、飛刀、飛蝗石等兵刃當中,尤其對“飛爪百鏈索”情有獨鍾,他平常無論幹什麼,都把“飛爪百鏈索”帶在腰上,得空就來兩下.久練九熟,正因為如此,他把那“飛爪百鏈索“的脾氣摸的透透的,那準頭也是百發百中.世上的事就是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論年歲,李三還是個孩子,論武功已列入“仙班“,要不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什麼叫天才?這李三天生就是這裏麵的“蟲子”.
這些情況,一尼一道兩位姑姑都看在眼裏,喜在心上,她們二人雖然嘴裏不說,但從她們瞅李三的眼神裏麵可以看得出來,她們是在暗自高興.
她們在一年以前,就對李三勾畫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訓練計劃,尤其是這作為整個計劃的先鋒部分——初年計劃,是否能夠順利實現,最為關鍵,它是考驗和奠定整體訓練計劃,能否最終到達預想目標的基礎和前提.現在,這第一步的基礎目標順利實現了,完成的結果,竟然出乎意料的要比她們所預想的結果,好上十多倍,這使她們感到非常欣慰,覺得這一年的辛苦沒有白下,也慶幸老天給她們送來了一個絕頂的好苗子.
現在,她們要實施第二步計劃了.這第二步計劃,據她們所知,是一個開天辟地從來沒有過的“創造”,很可能是“前無古人”,還可能是“後無來者”她們給這個計劃取名為“借臂攀悠法”.什麼叫“借臂攀悠法”呢?這個“借臂攀悠法”究竟是幹什麼用的呢?它其中包括哪些內容呢?要了解這些,必須要了解玉麵禪尼徐二旦,和紫雲道姑鄭紫瓊倆人的總體計劃究竟是什麼,她們的方案是按照什麼樣的思維邏輯謀劃的?這還得要從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原因說起.
自從玉麵禪尼徐二旦和紫雲道姑鄭紫瓊倆人,在義和團運動中死裏逃生,她們倆始終對義和團運動的失敗耿耿於懷,一想到她們夫君的死,就悲痛萬分,感到他們的死,死的太冤枉,太窩囊、太憋氣、太不值得.她們認為,義和團與八國聯軍對抗,始終是處於劣勢;義和團自己搞裝神弄鬼,說什麼“刀槍不入”,純粹瞎扯淡,純粹是自欺欺人、欺人自欺,白白地讓那麼多好的兄弟姐妹喪了性命.她們認為,凡處於劣勢的一方,必須要想一些變劣勢為優勢的辦法.俗話說得好:“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隻要先幹掉了對方的主帥,它就會亂了對方的陣腳;而幹掉對方主帥的最好辦法,就是行刺;而行刺的最佳時機,是趁對方深夜熟睡而失去知覺時;那對方在深夜熟睡時不是沒有防範,而他最根本的保護措施是什麼呢?就是一條“深溝高壘”.因此,隻要能克服“深溝高壘“的障礙,就能刺殺對方主帥;通過刺殺對方主帥,進而取得勝利.那麼,就隻身一人來說,能夠迂越那對方“深溝高壘”的技術,應該靠的是什麼?主要地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毫無疑問,首要的,必須是具有“躥房越脊”的本領.可這世上,真正能夠做到“躥房越脊“的人,是沒有的;這隻能是小說、傳說和那些說書將們編造出來的故事.那麼,能不能製造一個能夠“躥房越脊“的事實呢?能不能使人借助於一種工具或一種本領來幫助他實現“躥房越脊“呢?——就在這個問題上,她們倆攪盡了腦汁.要不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呐!紫雲道姑鄭紫瓊這時想起了“飛爪百鏈索”,玉麵禪尼徐二旦也想起了“跑板”;她們倆又同時想起了“跑板”與“飛爪百鏈索”的結合,這就初步構成了“借臂攀悠法”的訓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