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悲痛的葬禮(2 / 2)

“我的上帝啊,伊麗莎白,我永遠都不回斯普林菲爾德。”她對自己的黑人裁縫這樣說。

所以,她想將林肯安葬在芝加哥或者美國國會大廈的圓屋頂下,該墳墓最初是為喬治·華盛頓而修建的。然而,在該委員會懇求了七天後,林肯夫人答應將林肯的遺體運往斯普林菲爾德。他們建立了一個公共基金,買了一塊風水寶地,該寶地由四個城市街區組成,然後雇人夜以繼日地挖墓。

最後,在5月4日早晨,靈柩列車來到斯普林菲爾德,墳墓已準備好了,數千位林肯的老朋友來到葬禮。這時,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的林肯夫人突然反對所有的埋葬計劃,並表示林肯的遺體必須被葬在奧克公墓,離森林兩英裏遠的地方。

現在沒有什麼可以多說的了,如果不能按照她的意願進行,林肯夫人威脅要將遺體重新運回華盛頓。為什麼?隻因為一個很醜陋的原因:這個被建立在斯普林菲爾德中心區的墳墓,其地基是在“馬瑟街”上,而林肯夫人蔑視馬瑟家族。幾年前,馬瑟家族的一個人曾與她發生過衝突。現在,即使是在死亡麵前,她還咬住自己的憎恨不放,她甚至不同意讓林肯的遺體在被馬瑟家族汙染的土地上待一個晚上。

二十五年了,這個女人與林肯在一個屋簷下住了二十五年,林肯對任何人都不懷憎恨,並將慈善獻給每個人。與法國的波旁國王一樣,林肯夫人沒有學會任何事,也沒有忘記任何事。

斯普林菲爾德不得不接受林肯夫人的命令,所以在十一點時,遺體被運往奧克公墓。好戰的喬·胡克騎馬行進在整個靈車的前麵,後麵是一頭雄鹿,上麵披滿紅色、白色及藍色的毯子,上麵繡著這樣的字:“老亞伯拉罕的馬”。

當老鹿穩定下來時,背上一點東西都不剩了,被紀念品掠奪者洗劫一空,就像禿鷹俯衝向靈車一樣,他們抓住這些布料並爭鬥著,直到士兵們用刺刀將他們趕走。

林肯被刺五周後,林肯夫人一直在白宮哭泣,她拒絕離開白宮。

一直陪伴在林肯夫人身邊的伊麗莎白·凱克莉這樣寫道: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一幕,一個心碎了的人的哀號,神秘的尖叫,恐怖的抽搐,來自靈魂深處的悲痛的爆發。我用冷水給林肯夫人洗頭,並盡我最大努力撫慰她悲傷的心靈。

林肯的死給兒子特德帶來的傷痛與其母親一樣,但林肯夫人脾氣的爆發卻讓特德沉默了下來。經常在晚上,特德能聽見母親哭泣,然後特德穿上白色睡衣,來到母親的床邊:“不要哭,媽媽。如果你哭,我就睡不著。爸爸很好,他已去了天堂,他在那裏很幸福,他與上帝及哥哥威利在一起。不要哭了,媽媽,要不然我也開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