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吾托人給向楓捎來書信,說他昔日有兩個學生,一個叫李長庚,家居麻城;另一個叫楊漣,家住應山,這倆孩子聰穎好學均是可造之材,如今局勢安穩,托向楓將他倆帶去隱龍穀,他要繼續調教一番。
向楓對楊漣這個名字有點印象,記憶中他好像是東林黨人,明末有名的諫臣,後被魏忠賢所害。
向楓派舒誠去將李長庚和楊漣兩人先接到了黃州,一見才發現是兩個十六七歲的少年。
那楊漣顯得很瘦弱,年紀雖小對人卻有禮有節不亢不卑。見到他,讓向楓一下子想起當年的汪可受,也不禁喜歡上了這少年人,留他倆在黃州住了兩天後,便讓舒誠送去穀裏。
李建元帶了兩個年輕人過來,說是跟著他學醫有三年多了,粗通醫道,讓他們來隱龍軍曆練一番,也算是為國出力了。
沒過多久,名醫萬密齋的孫子萬鬆和萬權兩兄弟前來投奔。這兩人擅長外科,聽說隱龍軍在招募醫生,都說隱龍軍是仁義之師,受家祖的鼓動而來。
一下子來了四個郎中,向楓對此自然是高興不已,給了他們很高的優遇,隨後便打算在城中開一個“隱龍醫館”,由白仲帶著他們幾個坐館問診,免費為隱龍軍軍士看病,平日裏也可對百姓開放。
魏良在東壁堂學習很少回來,田心則一直在蛋糕店裏幫忙,小兩口見麵的時間並不多。
結婚大半年了,田心的肚子一直沒見動靜,她自己倒沒覺得什麼,幾個女眷則有些著急起來。
高玲帶著田心去找了白仲郎中。
白仲問診一番後說田心並無問題,不過還是給她開了幾副中藥。
田心每日皺著眉頭喝藥,還是沒有任何動靜。
憑著自己對軍械的熟悉和了解,向楓多次前往穀中指導火器改良,有時在穀裏一住好多天,耗去他過半的時間和精力。
終於在半年後,經向楓親自指點,趙士禎、田繼盛和秦衝三人反複鑽研,在火槍改造方麵取得了重大突破——
槍管為線膛,以銅製彈,彈為錐形,以硝化纖維火棉為發射藥,改燧石點火為擊錘擊打火帽擊發,將彈丸、底火和發射藥合為一體,後膛裝彈,前方安裝有刀刺便於刺殺。
改造後的火槍在瞄準和擊發率上都有明顯提高,可連發,有效射程達三百餘步。
看著手裏的新式步槍,向楓試射了兩槍後十分滿意。
此槍比原先的燧石點火槍有明顯優勢,火力超強,類似於十九世紀的後裝單發槍。若不是設備和火藥上的不足,向楓還可以打造出更強的火槍來,隻是以目前的製造水平來說,打造這樣的一支火槍耗時費力,成本太高,不過阻擋不住趙士禎和秦衝他們近乎狂熱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