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番外
作為大明曆史上第二位直接由著皇太孫上位的皇帝,朱由校的生活顯然不是建文帝那種杯具生活。
他小時候許是受過幾年的苦,不過這是外人的看法,在朱由校看來,自己玩到七歲,簡直不要太星湖。
當然,大字不識一個,扁擔倒了不知道是個“一”的朱由校在外人看來就是個可憐的小透明。
皇帝不喜歡太子,太子自顧不暇,哪裏會顧得上什麼兒子朱由校兄弟倆比小可憐還可憐呢。
前朝後宮一片複雜,不過這並不耽誤朱由校的生活就是了。盡管是小透明,不過他最起碼的生活保障還是有的,並沒有餓肚子,沒有挨凍。
客氏作為奶母,其實在朱由校看來,還是挺盡忠職守的,盡管她大字不識一個,盡管她有極多的缺陷。
不過這個女人身上有一股子質樸的暖意,讓年少的朱由校在踩下捧上的後宮中,有一處安心之所。
這也許就是讓朱由校一直懷念她之故吧。
一直到了七歲那年,朱由校已然學會了很多的手工活,覺得那些東西都好有趣,然後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朝之間,總之是朱由校沒弄明白,自己的被皇祖接到了乾清宮,換上了更柔軟,更光滑的衣服,身邊有了好多伺候的奴才。
當然,自己最愛吃的點心更是源源不斷地端了上來。
朱由校卻是覺得惶恐,是的,就是惶恐。
這種無端地變故,身邊一個親近之人都沒有,聽了奴才們的嘰嘰喳喳,他才知道,奶母客氏被送去了浣衣局,那是個什麼地方?
已然七歲的朱由校自然是明白的,有去無回了啊。
朱由校在乾清宮的生活看上去更像是一場夢,夢幻地不真實。
當然,他有一個對自己很好的皇祖,有一個開始漸漸正視自己的父親,當然,還有盡管生活方麵已然改善了許多,不過仍舊是個小透明的弟弟。
朱由校在乾清宮的生活開始走上正軌了,他開始讀書明理了,並且成為了大明的皇太孫。
他記得那天,皇祖特別認真嚴肅地告訴自己:這並不是榮耀,反而是意味著責任,義務。
皇祖問自己準備好了嗎?
盡管不知自己即將要麵臨的是什麼,不過朱由校還是大力地點點頭,大聲地告訴皇爺爺,自己準備好了。
無知,所以無畏!
後來的朱由校想起那一日,總覺得自己特別傻,總覺得皇爺爺是在看自己的笑話。
不過他已然找不到人求證了,父親先一步離世,後來,皇爺爺也駕崩,留下了自己,無根浮萍一般地,讓人心中發慌。
從七歲搬到乾清宮開始,朱由校的苦日子就來了,突然英明神武起來的萬曆皇帝並沒有因為他基礎差就放棄,反而對他的各種功課都有所安排。
甚至,三不五時地,覷得小空子就和孫子一起躲在乾清宮的特設的工坊中,兩人一起做個小物件,雕刻個印章之類的東西,然後彼此交換。
所以到現在,朱由校有一大筐的寶貝雕刻,這都是自己和皇爺爺小時候一起做的。
雖然學習比較辛苦,功課又難,可是為了不讓皇爺爺失望,朱由校咬著牙開始學習這些枯燥的東西。
當然,一同陪伴他的還有自己的小透明人弟弟朱由檢。
朱由檢還小,更多的像是在玩鬧,誰也沒話說。
朱由校倒是覺得弟弟挺可憐的,這麼小小的年紀竟然要學習那麼多的東西,還不如自己呢,至少之前還玩了七年。
這麼一對比,朱由校頓時平衡了,學習起來也主動了許多。
他並不是什麼笨孩子,而且三不五時地,萬曆皇帝就會拿出一些關於機械製造方麵的東西給他驚喜,這樣引導著他主動地去學習。
朱由校成長的速度讓萬曆皇帝滿意,不過太子父親的生活並沒有兒子那般逍遙自在。
從之前的略微親近到現在的橫眉相對,朱由校也說不清自己的心情到底是什麼樣,總之很難受就是了。
他盡管不能全然明白父親態度轉變的緣故,不過還是能大致地猜測出一二的。
所以才更加地傷心!
朱由校如今已經不是那個隻會縮在奶母客氏懷裏的稚童了,即便是心裏覺得難受,可朱由校仍舊麵帶著笑容。
這宮裏啊,可是不興掉眼淚的,哭是不吉之事。
所以哪怕你有多大的委屈,也隻能打落了牙齒往肚裏吞,笑容一定要燦爛了再燦爛才好。
小孩子,暖一些比較招人愛。
這是伺候朱由校的老奴才告訴他的,據說這是宮不成文的規矩。
朱由校死死地記住了這一點,努力地向著陽光少年的方向發展。
所以不管是多麼地傷心,也不敢露出異樣來。
當然,這也有例外,比如說,在麵對皇爺爺時,在自己和弟弟獨處時,在自己一個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