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意外(2 / 2)

上一個自以為忠心,勸過寶貝“格格,咱們阿哥年幼皮嫩的,可經不起您這麼捏”的嬤嬤,早給太子妃打發走了!

弘亙自己也不在乎,隻牽著寶貝的手:

“瑚叔跟在烏庫媽媽船上,也不知道能不能一道兒來?”

寶貝摸摸下巴:

“說起來瑪嬤居然特意將瑚哥哥要在身邊……我怎麼總覺得有哪裏不太對?”

莊王夫妻這一回也在隨駕之列,雖然莊親王本人在河工農事都沒聽說有甚作為,但大清有些規矩古怪得很,例如就算貴為鐵帽子王,也不能隨意離開京城什麼的——

在賈嬌嬌看來,完全算得上是在坐牢,雖然牢房格外豪華寬闊些,二十一世紀也很有一些人,也許一輩子都不會走得比一個大清宗室在京城的可活動範圍更遠,但能走不想走和規矩不讓走到底是兩回事。

賈嬌嬌很能理解宗室王爺們一有機會就要蹭公費旅遊的心思。

她也完全沒有將莊王夫妻帶著一雙子女隨駕南下的事情放在心上,不管康熙說得多麼光明正大,在賈嬌嬌看來,這家夥也都不愧是乾隆他爺爺,一般愛南下旅遊玩,不過是康熙做得比乾隆周到點兒,玩的時候還惦記著點國事民生,又生了一堆能幹兒子,雖大多數都在和自家兄弟幹架的時候幹死了,也總還有個任勞任怨的老四收拾殘局,才算在後世留了個好名聲罷了。

這大頭頭做得出將老母都帶出來旅遊,莊王夫妻趁機蹭一場,再正常不過。

哪怕老太後特意將賈瑚要到跟前,這陣子莊王福晉又特別愛帶著她家大格格去老太後跟前服侍,賈嬌嬌也沒有多想。

寶貝卻不愧是蘭香白嬤嬤等人養出來的,就是康熙當年讓宜妃和賈嬌嬌一起幫著給十阿哥掌眼挑人,寶貝也很是在裏頭摻了一腳,別的不說,宜妃原本看中要給九十兩個的幾個郭絡羅氏,就給寶貝挑了好些不足!

宜妃又心愛她,又有之前郭絡羅*之事在,再者之前也有風聲說近親不利子嗣,她雖有心提攜娘家,卻也不願意讓兒子後宅不寧、子嗣羸弱,最終雖還是挑了兩個偏向郭絡羅氏的,卻隻得十阿哥屋裏的是個正經郭絡羅氏,卻不過遠係旁支,如今連個庶福晉都沒混上;九阿哥屋裏那個身份倒高些,卻不姓郭絡羅,宜妃再照看也有限——

因著這,九福晉十福晉看寶貝別提多親切了!

這姑娘情商高,周圍環境也很能曆練人,雖才留頭不過二三年,就隱約看出莊王一家近日言行背後的深意,可惜弘亙到底年紀小,完全接不上她這話兒,寶貝自己想了一遭,也覺得左右賈瑚自幼與莊王府上就有些緣分,莊王府的格格看著雖不夠柔弱嬌小,但也不是那種莽撞潑辣的,小時候大家還能一起玩兒時,她對賈瑚也頗為依戀,就是年紀小一些,可能娶莊王府的大格格,日後也好應付賈家那極品太婆婆,賈瑚到底不吃虧;而莊王能加上疏峰軒的助力,保住女兒不外加蒙古,也是一筆好賬……

不過這事兒還沒個準,寶貝自己眯著眼想了一小會,也沒再和弘亙多說什麼,讓人傳話叮囑了弘暉幾個一番,自己與弘亙各自更衣去了。

最終出現在小鎮裏的,就是一群看著不同尋常、但又不算太過高調紮眼的婦人小孩,便是有護衛環繞,那些小攤販最好奇的時候,也不過是嘀咕一下“也不知道是不是萬歲跟前服侍的貴人們”或者“怪不得都說萬歲的便壺都是金子做的,這身邊服侍的都比王大戶家的娘子還金貴些”之類罷了,誰能想到那裏頭有一個妃位、一群阿哥格格,還有一個沒明著封皇太孫卻也不差什麼的嫡皇孫呢?

實在是賈嬌嬌和寶貝日常在京城逛多了,見了這市井做派也隻當尋常,雖不肯用那些明顯帶著陳年汙垢、又上一人吃過隻略洗洗卻還帶著新沾上油汙的碗碟,但也不曾對那一般黑乎乎的大鍋大鼎的有甚意見,裝到自帶的碗裏照樣吃得香,還帶得弘亙幾個也跟著不講究了——

誰想得到天子嬪妃、皇子格格們,能這麼不講究的?

試菜的又做得不著痕跡。

真是再想不到的。

所以護衛的侍衛們警惕是警惕著,但說實在的,誰也沒真以為會鬧出什麼意外來。

可誰想得到呢,意外之所以是意外,就是你本不以為然的時候,它偏偏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