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墨林道:“回稟聖上,是,此次招考出乎微臣所料,這女子當中,果真臥虎藏龍,巾幗不讓須眉!微臣從中挑選了幾分兒出挑的卷子,呈遞聖上!”
水湛聞言,道:“哦~呈上來看看!”
劉墨林聞言,連忙將卷子交給蘇培盛轉呈。
接過卷子,水湛遞了幾份兒給雨村,這才低頭看手裏的卷子,打頭第一份,颯爽的字體呈現在眼前,卻是那張雯的卷子。
“慮天下女兒,世人常知其顏色德性,而不知其才。圖其相夫教子,而忽其處事之才。王公大臣常有三妻四妾者,妻嫉妾妒,使家宅不寧也,是女子難養耶?其德不賢耶?非也,乃男女之不平也!……”
這卷子居然敢公然叫喧男女平等,女子也能如朝為官,持刀殺敵,拿到外麵那些個老古董麵前就是篇大逆不道的文章,該封殺的!然劉墨林居然敢把它放到頭一份兒,也是猜透了皇帝想要改革的心思。
水湛將卷子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略有深意的看了劉墨林一眼,道:“這卷子答的不錯,不過要暫且壓下,萬不可傳揚出去!”
劉墨林連忙點頭應諾。
雨村手裏拿著份兒卷子,從頭到尾看完,心中對這卷子的主人甚是欣賞,對劉墨林問道:“這賀雙卿是何人?”
劉墨林道:“回稟王爺,這賀雙卿乃京郊一佃農之女,微臣以為,此女所作‘藺相如完璧歸趙論’立論新穎,言之有物,是有大才,當錄取之。”
雨村點頭稱善,把手裏的卷子遞給水湛看。賀雙卿的這份卷子開篇第一句便是“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對藺相如完璧歸趙的事情提出了疑問,認為按照當時的情勢看,完璧歸趙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隻是傳說而已。這種能夠提出疑問,並論辯過程合情合理的文章在士子當中都少見,如今竟然出自一個佃農之手,著實令人欣賞。
劉墨林連連稱讚了英蓮的桃花詩,道有唐人之風範。又歎道這卷子當中也有一女名黛玉者做的桃花行乃絕唱,隻是太悲涼了些,莫道這些女孩兒家原也有如此酸楚,不比男兒少。
用了整整一個下午,水湛與雨村二人批閱完了劉墨林呈遞上來的卷子,從中挑選了賈探春的《閨中女兒論》,賀雙卿的《藺相如完璧歸趙論》,林黛玉的《桃花行》公示天下,下旨言乃雍正朝女子之楷模,令天下女子效仿,張雯,英蓮和公主郡主們因為避嫌的緣故沒有登出,科舉還有朝中重臣之子不入前三甲的規矩,女子亦然,雨村私心裏還是不希望苦心經營一氣,最後卻成了王公之家用以炫耀之所。
此詔一下,天下父母莫不以家中女兒熟讀詩書為榮,就是本來家中不允許女兒讀書的也立即延請了西席回家教導,一時間民間女子讀書之氣蔚然成風,漸漸的向雨村所計劃的方向發展。
作者有話要說:斜陽又開始愁榜單了,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