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一次獨擋一麵(1 / 1)

張果兒踏入銷售的第二天就出差了。她要開發長江以北的其他幾個城市,而這些城市,公司之前有進入開發時,服裝上櫃都不理想,就是上櫃的服裝也是很偏的櫃台,這顯然是鄧彬不滿意的地方。

張果兒這不是第一次出差,在機關的時候,也出過差,不過都是跟在職務高的機關領導身後,混吃混喝,什麼都不用操心。真正一個人獨擋一麵,這還是第一次,盡管在這些城市名單之中,也有王一強所管轄那個陽平市,可張果兒沒有給王一強打電話,她打算把陽平市放在最後一站,而且她已經想好了,以後不會再打王一強這張牌了,王一強已經把她領進了銷售這道門,今後在銷售這方麵所有的修行還得靠自己去悟了。

張果兒坐在火車上,苦讀借來的紡織和服裝方麵的書,希望可以就此記得住服裝型號的標準,分得清純毛和混紡的區別,不要出醜。看書累了,望著窗外掠過的大片相似的景色不禁心頭泛起一個疑問:如果都是相似的怎麼區分?景色都有相似之處,衣服相似之處就太多,也太容易了。張果兒在想什麼又是服裝商場經理選擇我們合作的依據呢?

張果兒合上書,對著窗外地景色沉思起來。她對服裝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首先一定是要對做工麵料進行考核,但隻要是走品牌路線的產品就不會在質量上有多大的問題,顯然這個問題不是考核的關鍵。其次就是款式和花型了,而張果兒她們公司的男裝正裝是沒有什麼太多花款的,這個也不占優勢,最後看價格是否物美價廉,而她們公司服裝的版型和麵料決定這是不可能的,他們的麵料產自於台灣,主設計都在台灣,這就決定他們公司不可能在成本上比江城本地服裝小。最後決定性的一定是品牌的價值地位了,說白了,就是服裝的價值感或者附加值。服裝的真正價值就在於對著裝者身份和地位的彰顯,這個就是人們追逐名牌的永動力。而這對一個剛剛來大陸不到兩年的GTA品牌來說,初創的品牌更是不可能承擔這樣的大任的。張果兒分析著他們公司服裝的優勢、劣勢,想來想去,他們公司好象就沒有太多的優勢,而對一個沒有太多優勢的服裝公司的銷售而言,那麼她應該怎樣說服閱衣無數的服裝商場經理接受他們公司的服裝呢?這確實是擺在張果兒麵前的一道難道。

一路上,張果兒都在思索她的問題,可直到她達離陽平市不遠的武岡市時,張果兒還沒有想出更好的解決方式。不過,有江城商場的經驗,而且是成功的經驗,對張果兒來說,再走進武岡這樣的地級市的時候,自然多了一份自信。她想她既然能夠搞定省城的最大商場,地級市的大商場也一定能夠搞定的。她就是帶著這樣的心態走進了武岡市的最大商場,這次她已經準備充足了,印數了名片,她遞上名片和公司資料,微笑地站在商場服裝的秦經理麵前,在張果兒的正式說辭尚未展開之前,秦經理輕輕的皺了一下眉頭問張果兒:“你是不是以前來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