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作家的開啟下,張果兒明白老板為什麼生氣了,也明白歐陽玉秀為什麼極力要陪她去買家具,而且極力要她超出預支了。鄧彬雖然給了她10000元,並沒想到要都花完,不過是表明一種對張果兒的信任,以及公司和老板個人的大氣魄,以及讓她放手做事態度。老板用的就是幾千元左右的老板台,而她的銷售經理看不上眼,要用10000的高級組合辦公家具。如果說這10000元是老板給張果兒出的一道考題,張果兒的答案是不及格。
看來張果兒回江城後發生的一些事情都不是孤立的現象了。原來她也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有問題直接請示老板,雖然說是公司的銷售經理,但實際上沒有真正的進入一個組織中去。而來到公司,進入一個組織,就涉及到在這個組織當中定位的問題。定位,不止是職位那麼簡單。既包含了因職位的確定而帶來的,與其他人工作中的相互關係,也包含了你自己對你在組織中的正確位置和所持的處世態度的思考,說白了就是在你進入一個新的工作單位,第一件事,就是正確擺放自己的位置。而這一段時間出現的問題:跟老板在使用人員上的分歧,在買辦公家具事情上讓老板生氣,其實就是張果兒不知天高地厚,過分自我膨脹的必然表現。中國有句古話:功高蓋主。說的是作為打工仔的大忌:不要自恃業績突出,就把一條尾巴翹上天去了。極端的例子,嶽飛就是因為這個而招人嫉恨,最終被莫須有的罪名致死。不論是外資還是國企,人心其實沒有什麼不同,都喜歡默默奉獻的,謙虛謹慎的,不喜歡居功自傲的。自恃一點小聰明,能夠得到商場經理的一些欣賞,這個本來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業績,但是張果兒的的身子變輕了,頭腦發熱了,其實老板不是心疼那10000元錢,而是借此而發出的一個警告。如果等到老板正麵提出的時候,怕是已經該卷鋪蓋卷回家了。這就是歐陽玉秀最想看到的結果。
武作家幫張果兒一分析,張果兒驚出一身冷汗:原來生意場上是這麼凶險,全在領會弦外之音,每一句話都可能是決定性的考題,除了訥言謹行,虛心學習,也要分析你的敵對方為什麼會在突然間轉變態度?
張果兒明白了,她不過就是一個銷售經理,她是張果兒,在自己心目中的張果兒,而她在鄧彬哪裏隻是一個幫他賺錢的機械,如果明天有個比她張果兒更能幹的銷售人才出現,鄧彬會象今天對她這般熱情地對待別人,那個時候,她張果兒就什麼都不是了。
告別武作家的時候,張果兒一個人走在江城的夜市之中,是她堅持不讓武作家送她的,她想看看夜幕之中的燈火,想知道張果兒到底是誰。
俗話說發昏不當死,盡管我一拖再拖,但正式培訓的日子還是到來了。我情願再去開發十個城市啊,但是老板說你一走後麵就亂套,那二十個城市也不過是熊瞎子掰苞米,掰一個丟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