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稱謂陷阱(1 / 1)

走進會議室,四十個人整整齊齊的排排坐,當然沒有吃果果,桌上攤開簇新的筆記本,一起把目光對著我。555號稱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女人兩腿打顫呢。盡管事先準備的資料已經爛熟於心,幾天幾夜啊,上大學的時候我可從來沒下過這樣的功夫。硬著頭皮走上講台,我也把目光調整聚焦,專注而坦然的望向他們,足有兩分鍾。大學時學習了十八班高強武藝,其中審訊時常用的方法,就是跟犯罪嫌疑人在看似冷場中用目光去交鋒,透析雙方的內心世界。(對不住啊對不住,但是人心理活動的規律其實是相同的吧)。

開口,我沒有炫耀在當年算是還出人頭地的大學生身份,也絕口未提這半年來過五關斬六將的輝煌業績,而是從我遭遇的糗事談起。因為我相信在此之前,老板一定已經為我做了大量的正麵宣傳,甚至是歌功頌德,當然不隻是為我被大家所歡迎,而是為我樹立威信,以便於迅速的開展工作。

我首先講了對人的稱呼的問題,這個問題,在今天我仍然認為是個重要而又及其容易被忽略的問題,我把這個叫做“稱謂陷阱”。因為我們國家非常推崇人倫禮信,人治當道,所以在現實生活中通行一種血親模擬的人際關係。比如我們本來非親非故的同事關係,總要按年齡大小排個輩分,王姐李哥到處都是,如果了解還不出大錯。商場經理因為有職務稱呼一般也還過得去。可是我們銷售中接觸的的顧客完全是陌生的,匿名狀態的,貿然論親排倍,是非常危險的,有的顧客可能少年老成或體態富貴,二十幾歲顧客被二十幾歲的售貨員叫聲阿姨,輕則招致白眼,重則由對你亂叫人的反感,進而反感你所售商品,從而導致不成交。前幾天跟小友吃飯,飯店服務員問我:阿姨,這個湯是不是最後上?我還沒回答小友已經拍桌而起:你會不會講話啊?本來愉快的餐會鬧的十分堵心。很多時候,銷售人員失去生意都還蒙在鼓裏,不知錯在哪裏。

這個問題的重要在於開口稱呼人,是你說話表達的開始,不論多麼精彩的講說,多麼物美價廉的商品,多麼有利於顧客的設計,都可能因為這個稱呼而使得你可能精彩絕倫的演出戛然而止,完全沒有展示的機會。

最把握的稱呼其實是西方的稱謂:男人一律稱先生,女人一律稱女士。隻是稱謂了你的性別這個總沒有錯吧。當然可能把長發男子稱為小姐,而把進了女洗手間的男裝打扮的女人當作色狼哄出去。

在銷售的現場穩妥的稱呼是:您好,想看點什麼,我有什麼可以幫到您的嗎?盡量回避有可能接觸到年齡的稱謂陷阱。我對銷售員工的培訓之一,當一個客人走進你的視線範圍,第一件事情是判斷他的年齡既與之相配的稱謂。對女人麼比較安全的是降輩稱呼,比較年輕的女人一律稱小姐或者大姐,而象阿姨、大媽這種稱呼除非你確定對方六十以上,否則一定是地雷的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