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聽了也頗為遺憾,憑李大對張光華的描述看來,他言語不凡應該是一個讀過書的人,而且忠肝義膽,手中富裕,沒吸納進自己的隊伍的確是大家的一大損失,不過事情已經過去,再想這些已經無濟於事。待事情完結,大家也就各自散去。
……
張光華每走一步都痛,最該死的是他發現自己迷路了,借著晚霞的餘輝他又翻過了一座山,終於在山腳下看到了人煙,他跌跌撞撞的朝最近的那戶人家走去。
望山跑死馬,等他來到那戶人家外麵,天已經全黑了,屋內已經燃起了油燈,正當他鼓起勇氣準備敲門時,屋內貌似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村長,起義的糧草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全縣各個村子也都安排了聯絡人,現在隻等生產雲梯和武器了,這些大件不好藏匿,晚點開工較好。”
“嗯,安排得很好,那軍師找到沒?隊伍越來越大,後勤也有合適的人管理才行。”這是一個老人的聲音。
咦?起義?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一天之內大悲大喜,加上又走了這麼遠的路,張光華終於堅持不住,靠著牆暈倒下去。
“是誰?”一個大漢奪門而出,赫然是那黃翠欣的男人,李大。
……
這一夜睡得甚是香甜,張光華夢見了一位美麗的少女一直陪伴他左右。待鳥語啁啾,豔陽高照,他慢慢轉醒,聞到身旁似乎有少女的幽香,並夾雜著一些藥酒特有的氣味,睜開眼一看,自己竟然睡在了一個女子的閨房之中,身上蓋著一床紅色的被套,床邊擺著一張梳妝台,上麵放著一塊銅鏡。
突然門開了,一個拄著拐杖的白胡子老人走了進來,他看到張光華後神秘的一笑,說道,我猜到你會來的,但沒想到你會是這幅模樣!張光華一臉驚訝。
聊了幾句,張光華才知道這裏就是自己要找的李家村,不過現在是在村長家,而不是在李大家裏。
村長說,昨天的話你都聽到了吧。
張光華一聽怕村長有所顧忌,立即表達了自己的來意,說自己正是投奔義軍而來,接著他就看到村長笑了,笑的那麼開心。
張光華覺得自己躺在床上對一個老人講話很不禮貌,於是馬上起床洗漱,接著按村長的吩咐去廚房喝了碗做好的雜糧粥。這時他聽到外麵傳來嘈雜的聲音,貌似有許多人從屋外進來。
而且他還聽到昨晚那個熟悉的聲音,仔細一想覺得那應該是李大,出門一看果然是他,能再次看到熟人張光華還是很高興的。但李大看到他的眼神很奇怪,一開始好像有點尷尬,但很快就露出了高興的表情。張光華心中暗想,剛才可能是自己的錯覺吧。
一眾人在屋內三三兩兩的討論,多是起義的事情,雖然他們並不避諱張光華,但張光華卻感覺到很是尷尬,沒有人和自己說話,仿佛自己是個局外人。
這時村長從裏屋走了出來,堂屋瞬間安靜了下來,村長笑著和各位打過招呼,然後指著張光華向大家介紹,“這位是張光華,想必有很多人已經認識他了,昨天他還給李大送了一車糧食。”
大家都對張光華笑了笑,算是打過了招呼,對於張光華的這一義舉,他們都還是很欽佩的。
村長接著說到:“不過這次他不是給我們送糧食來的,而是準備加入我們了,大家歡迎一下。”
當村長介紹過後,張光華明顯感覺大家對他的態度好了很多,看來村長的威信很高。
李大這時也帶了一人向他走來,“張兄,沒想到這麼快又見麵了啊!現在不是外人了,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呂光甫,南安縣人士,手底下功夫頗為了得,義軍的諸多事宜都是他和我一起打理的。”
張光華明白了,原來這位是常務副總裁啊。之前村長也和他說過了一些,他自己在腦海裏簡單整理了一下,如果說義軍是一家公司,村長就是董事長,李大是總裁,現在屋內的幾十人都是公司的高層,公司的職員是安溪縣的所有農民,公司的總部在李家村,而業務範圍就是攻下安溪縣城,安溪縣緊靠泉州路,公司的未來規劃就是攻下元朝的第一大通商港口:泉州。
(3210字)
一、元朝海貿昌盛,泉州聚集了數十萬歐洲、中東和印度的商人,其中有很多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
二、泉州路,“路”相當於現在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