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準火繩槍(1 / 2)

軍師被俘的事城內百姓和普通士兵很少有人知道,反而是第二天軍營和城內貼出了大量告示,宣傳李呂大軍絕不擾民的政策,另外宣布對軍委主席張光華、軍隊總司令李大、副總司令呂光甫、軍隊各千戶百戶十戶和縣衙各官員的正式任命。

想也不用想就知道這主席和司令都是我們熱愛惡搞的張光華搞出來的。當時李大諸人正在糾結表麵上受張光華節製的軍隊首領和張光華這個名義上的領袖應該各給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元軍原來的萬戶千戶之類的職位完全套用不了了。當張光華說出主席和司令的說法後他們立即覺得十分貼切。主席,即坐在席首之人;司令:發號司令之人。這簡直太貼切了,於是官方名稱便這樣定了下來。

……

轉眼,仙遊城在平靜的氛圍中度過了兩天。又到了計劃中李呂大軍,現在是帝國軍隊出征德化縣城的日子了。雖然《國典》還未完成,但是經過那夜的談話後大家都開始以國家自居了,而為了表示起義軍隊既代表了國家又代表了皇帝,張光華本著一貫的惡搞精神將軍隊名稱正式改為“帝國軍隊”。

“軍師,好消息!”終於趕到正準備出征的張光華麵前,從安溪一路騎馬過來的沈立氣喘籲籲。

“什麼好消息,沈掌櫃你像著了火一樣的趕來?”張光華難得的開了個玩笑。

“你之前叫我製作的火繩槍能用了。”

“什麼?快拿來看看!”聽到沈掌櫃這麼說,張光華立即激動起來。

等接過一杆來看,張光華發現原來是使用元朝火銃改裝的準火繩槍。因為火銃的槍管都是鐵鑄,並不是由精鋼打造的,火繩也是用導火\索改製的,這種槍一看就準頭不行,估計不能用作實戰,不過用來訓練自己的衛兵倒足夠了。雖然知道威力有限,但張光華還是十分高興,現在終於能有工具讓衛隊訓練火器的三排連射了,之前的火銃因為不能瞄準,可完全做不到啊。

“那有多少杆?”想到這裏,張光華又問道。

“不多,剛好十杆。”沈掌櫃不好意思的笑著說道:“的確有點少。”

“不!剛好。看來沈掌櫃是知我所想啊。對了,由你自己決定給工匠們一點獎賞。以後對做出成就的匠人都要賞賜,我們要形成慣例。”

“好。”沈掌櫃恭敬的答到。

將十杆準火繩槍放在馬車上,張光華意氣風發的回去開始試驗了。

……

之前協助張光華爆破城牆的黃氏兄弟中的弟弟黃二,跟著李大一起出征,準備繼續攻打德化和永春,張光華決定待大軍攻破這兩座縣城後,再讓黃二隨大軍一起返回安溪。

有了黃二的爆破神技,破城的懸念並不大,張光華也就不準備隨軍出征,而是計劃直接返回安溪,盡早製出真正的火繩槍。

黃氏兄弟中哥哥黃大則被張光華留在了身邊。他聰明好學,熱愛實驗,而且善於記錄總結,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型人才。經過了這幾天與張光華的相處,他已經掌握了密閉爆破的一些精髓。

不過這次他的任務除了研究代替“炸藥棺材”的炸藥包外,還多了一個任務:研究能遠程投擲的殺傷性手榴\彈。

……

“軍師,這樣趕路實在太累了,我們能不能換一換?”黃大和其他士兵一樣,沒有按規定的那樣叫他“主席”,而是按以前一樣叫他“軍師”,畢竟大家對新事物還是接受得比較慢。

張光華看了看灰塵中高低不平的馬道,微微一笑,揮舞著馬鞭說到:“坐馬車不是蠻好的嗎?你為什麼要換。你可別忘了車裏全是你看得比命還重的爆破材料呢,我們炸藥包的研究可全都靠你了。”

說完張光華愛惜的摸了摸身下坐騎的鬃毛繼續說道:“別說黃大你的寶馬蠻好騎的。駕!”

看著飛奔而去的軍師,黃大無奈的搖搖頭,於是往後躺在馬車上繼續他的顛簸之旅,他在破城之後也得到了一筆賞金,崇尚自由的他立馬買了一匹上好的寶馬,無奈還沒開始騎,就被軍師搶著鍛煉馬術去了。

沈立和其他幾個衛兵也是一起坐馬車前行的,幾個呼吸之間就被張光華遠遠拋在了後麵。

一路向前,張光華來到正在前方開路的呂一山身邊,但他並沒有停下,而是又徑直超過呂一山,騎到了最前方去呼吸新鮮空氣。自從這幾天學會騎馬之後張光華逐漸愛上了這項運動,騎馬不光可以鍛煉身體,也免得自己在馬車上當馬屁股後麵的吸塵器。

“一山,前方沒什麼情況吧!”又繞了一圈跑回來,張光華隨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