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絕地反擊【四】(1 / 2)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便差人把高士廉、長孫無忌、侯君集等人請到秦王府商議大事。高士廉、長孫無忌他們聽說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倆不僅要活埋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等秦王府的將領,而且還要在昆明池行刺秦王,自然是火冒三丈,憤怒不已。然而,這一回他們並沒有像過去那樣勸秦王發動兵變攻取東宮殺掉了太子和齊王。因為他們知道虎符在李元吉手上,他有權調集京城所有兵馬,光靠秦王府的兵力是無法擊敗東宮。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救出落入虎穴的秦叔寶、尉遲敬德等將軍。這事看似容易,其實相當困難,因為皇上已下旨頒詔,若秦叔寶、段誌玄等人拒不出征,那便是抗旨不遵,同樣也難逃被皇上斬殺的厄運。那麼,怎麼才能救出秦叔寶他們呢?高士廉、長孫無忌等智謀之士一時半會也支不出個招來。

李世民瞧見大家都沉默不語,知道他們尚未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其實,此刻他腦子裏也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是呀,這的確是件非常棘手的事兒,擱在誰頭上都難辦。不過再難辦也要把它辦好,他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兄弟被對手活埋了。沉思默想了好半天,他決定親自前往宮內求父皇收回成命。高士廉了解李淵,知道他不可能會改變自己的決定,因此秦王前去隻不過是自取其辱而已,根本無濟於事。於是,他慌忙站出來勸阻秦王不要向皇上求情。長孫無忌也認為秦王此舉不夠明智,跟著高士廉一道勸秦王。侯君集倒是懷有幾分僥幸心理,以為皇上會看在秦王的功勳上給他個麵子,答應不讓秦叔寶、尉遲敬德等秦王府將領隨同齊王出征烏城。因此,他站在李世民一邊,主張秦王不妨前往皇上那兒探探口風,然後再作決定。

其實,這事李世民心裏也沒底兒,他這樣做也是被迫無奈。他知道父皇不會輕易答應自己的請求,到時他隻能試著用秦王這個頭銜來換取秦叔寶等人的性命。他想,父皇先前就想過廢黜他這個親王,替東宮鏟除秦王府的勢力。如果他自願脫下頭上的王冠,父皇可能會答應自己的請求。這麼一想,他就鐵了心。因此,不管高士廉、長孫無忌他們怎麼苦苦相勸,他就是聽不進去。末了,高士廉,長孫無忌隻好搖頭歎息,露出一臉無奈狀。

選擇了一個好時間,李世民便驅車前往父皇的居處。這會兒,李淵正在宮內跟尹德妃、張婕妤等愛妃說笑取樂。聽到張公公稟報秦王求見,他不由得微微皺起來了眉頭,有點兒不樂意。張婕妤瞧見,就索性勸皇上不要見秦王,以免心裏不痛快。李淵的確也不大想看見這個日益威脅自己的兒子,默然會兒就朝老太監擺了擺手,示意他替自己打發走秦王。張公公會意,連忙轉身快步向宮門外走過去。

不過,幾分鍾後,張公公又回到了李淵跟前,顫著聲啟稟皇上,說秦王不見到皇上決不走人。李淵聽了,不由惱火,當著尹德妃等人的麵罵了句這個可惡的家夥。可他清楚這兒子說一不二,身上又有股擰勁,自己若不答應他求見,到晚恐怕也不會離開。他想了好半天,最後還是命張僅僅宣秦王覲見。

很快,李世民就一身朝服出現在父皇麵前。他畢恭畢敬地向父皇行了個君臣之禮,接著又拜了回尹德妃、張婕妤等皇妃,然後肅立在殿中央。李淵不冷不熱地回了句兒子,把臉繃得緊緊的,一絲笑意也沒有。李世民看見父皇這副模樣,心裏很是不痛快,像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然而,他不敢因之而生父皇的氣,臉上反倒擠出些笑容。沉默會兒,他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用懇切的語氣向父皇請求撤去秦叔寶、尉遲敬德等秦王府將領出征烏城的旨令。

這事不提還好,一提反倒惹惱了李淵,隻見他臉色直往下沉,陰得有些可怕。半晌,他抬起眼睛,目光嚴厲地盯著兒子,質問他為什麼要提出這個要求。李世民像被父皇的威嚴嚇倒了似的,一時半會竟然說不出話來。愣了會兒,他才開口把早已想好的理由向父皇說了出來。這理由很充分,也很有說服力,李淵聽後也一時間無言反駁,臉色漸漸緩和了些。他在李世民的再三懇求下,思想慢慢地發生的變化,有了答應兒子的念頭。然而就在這時,尹德妃附在李淵的耳邊嘀咕了幾句。聲音很輕很柔,卻極有力量,即刻就讓皇上改變了主意。於是,李淵重新板起麵孔狠狠地教訓了兒子一頓,拒絕了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