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知道父皇是受了尹德妃的挑唆而斷然拒絕了自己的請求,卻不敢公然對父皇的寵妃怎麼樣,隻好把怒氣憋在肚子裏。他拿眼狠狠地刮了下尹德妃,那樣子像是要把她生吞活剝了。然後,他向父皇行了個禮,一轉身朝陽光照耀的宮門外大步走去。
尹德妃望著李世民匆匆離去的背影,小嘴往上一翹,勾出個幸災樂禍般的冷笑。接著,她又溫溫柔柔地拉著皇上坐下,把剛才那番話更加詳細地說了遍,勸皇上不要中秦王的詭計。張婕妤也在一旁添油加醋地勸皇上,並且比尹德妃更加肆無忌憚地中傷秦王。李淵聽了愛妃們的一番勸,也認為李世民不願讓秦王府的將領出征,是想留著他們行謀逆之事。這實在是太可惡了!他氣忿不已地狠狠罵了句這個別有用心的兒子,並鐵了心不理會他的懇求。
不過,李世民很有韌勁,在以後的幾天裏,他仍然不屈不撓地進宮懇請父皇收回成命。遺憾的是,他的堅持非但沒有打動父皇,反倒使李淵更加猜忌這個兒子。這樣一來,他自然不會答應李世民的請求,而且對他益發保持高度的戒備。他忽然隱隱感覺到自己的權力和生命受到威脅,為此連夜把太子召到寢宮,向他密授旨意。李建成聽說父皇要加強皇宮的警備力量,心頭不由一陣竊喜,欣然授受。因為,他可以借此機會重新部署京城的軍事防禦力量。
李世民見父皇心意已決,清楚再進宮懇求父皇也是白搭。為此,他束手無策,心情十分鬱悶。然而讓他更氣惱的是,李建成奉命調動京城的軍事力量時,竟然把秦王府的將士排除在外,在緊要處全部安插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這不明擺著在架空秦王府,在提防自己嗎?這讓李世民感到憤憤不平的同時,也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感。他心裏明白,李建成這樣做是受父皇指使。換句話說,是父皇在處心積慮地防備他,甚至可以說是算計他。如此看來,父皇已經把他這個有大功於朝廷的兒子劃到敵對的陣列中,如有必要定會取了他的性命。這不僅令他心生寒意,同時也感到自己處境更加凶險了。他很清楚,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不僅要消滅東宮和齊王府的勢力,而且還要向自己的父皇攤牌,奪取至高無上的皇權。隻有自己登上皇位,他才算安全了。
這麼一想,李世民的心裏便有了盡快發動兵變奪取皇位的念頭。不過當他冷靜下來後,內心深處又充滿了矛盾,十分糾結。首先,他對兵變的成敗沒有絕對把握,其次他不想落下無父、無君、不孝、不悌的惡名,讓後人恥笑和詬罵。正因如此,盡管他明白形勢對自己越來越不利,若不采取絕地反擊,很可能會被父皇和大哥他們聯手絞殺,但他還是遲遲不肯答應高士廉、長孫無忌他們舉兵起事。他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想辦法把秦叔寶、程知節他們留住。
然而,懇請父皇改變決定已是行不通。李世民若想把秦叔寶、尉遲敬德等心腹愛將留在身邊,那就隻能走抗旨不遵這著險棋了。不錯,這的確是著險棋,一旦惹怒父皇,不僅會送了秦叔寶等人的性命,甚至自己也得斬首示眾。可是……不這樣,還能怎樣呢?隨著出征日期的日益臨近,李世民變得更加焦慮不安了。就在這時,侯君集忽生一計,向秦王建議,讓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和段誌玄等人裝病,這樣就可不用隨齊王出征了。
李世民聽了侯君集的話,忍不住笑了。這出的是什麼餿主意!秦王府的將領一齊生病,這誰會信,把皇上當白癡呀!不過仔細想想,他又覺侯君集的鬼主意也不失為一種策略,可以拖延諸將出征的時日,或許父皇會因此而改變主意呢。沉吟半晌,他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同意了侯君集的主意。這也算是死馬當活馬醫吧!他苦笑了下,然後就命侯君集把裝病一事傳達給秦叔寶、尉遲敬德他們,讓他們明日上朝時向皇上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