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稱帝過程中,曾追隨他多年的兩位老友嚴修和張一麐卻對複辟帝製明確表示反對,他們一再勸阻袁世凱不要走上這條絕路,但袁世凱終究未曾醒悟。開弓沒有回頭箭,世界上終究沒有後悔藥可吃,在後來取消帝製的當天晚上,袁世凱把張一麐找來談話,極其悔恨地說:“我當時沒有聽你和範孫(嚴修的字)的話,現在想來真是又悔又愧啊!範孫跟隨我多年,從來沒有跟我提起過什麼官階升遷;你在我的幕府中也有十幾年了,也是從來沒有提過什麼個人要求。可見那些淡泊名利、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的人是多麼的可貴,這才是真正的國士啊!那些曾經推戴我的人,難道他們真的是為國為民嗎?他們今天推戴我為皇帝,明天就可能反對帝製,這種人真是比比皆是哪!總之,我辦事情的時候多,讀書的時候少,這也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別人。”
最後,袁世凱沉痛地說:“隻是誤我事小,誤國事大,當國者不能不引以為戒啊!”
到最後,袁世凱的身體也頂不住了,稱王稱帝非但沒有幫助他破除家族魔咒,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據袁靜雪回憶說,在1916年的元宵節,正當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元宵的時候,六、八、九三個姨太太為了“妃”、“嬪”的名分又在袁世凱的麵前大聲爭吵了起來。袁世凱見後長歎了一口氣,說:“你們不要再鬧了!你們都要回彰德去,等著送我的靈柩一塊兒回去吧!”說完,袁世凱便起身回辦公室了。當時護國戰爭已經爆發,袁世凱整日憂心忡忡,精神不振,再被家裏這麼一鬧後,袁世凱從那天開始便飯量減少,慢慢就懨懨成病了。
在各方要求總統退位的聲浪中,袁世凱方寸已亂。在奉天將軍張作霖的“推薦”下,54旅旅長孫烈臣繼任27師師長。在此時候,能夠依靠的軍隊非張作霖莫屬,自然有求必應。然而張作霖開始大力進行軍事訓練時,渾不見答應袁世凱出兵的動作。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不靈轉了,袁世凱見大勢已去,於5月下旬憂憤成疾。
退位心有不甘,接著開戰又有所不能,弄到最後,心力憔悴,他的身體也垮了。到了1916年5月的最後幾天,袁世凱已經不能辦公;6月5日,袁世凱一度休克昏迷;延至6月6日的淩晨6點,袁世凱終於一命歸西。
袁世凱在清末的時候得過軟足病,這也是當時攝政王載灃將他開缺的由頭。辛亥革命爆發後,袁世凱複出,在入宮的時候還需要仆役攙扶。這一次,袁世凱得的病是膀胱結石導致尿毒感染全身,原本這個病是不會導致生命危險的,但袁世凱為人比較固執,一直不肯看西醫、不肯動手術(大概也是因為發病的位置特殊,羞於啟齒),加上帝製後的種種不順,急火攻心,更是加重了他的病情。
等到病情急劇惡化、小便不暢後,在袁克定的堅持下,袁世凱才讓法國醫生貝希葉前來診治,但此刻為時已晚。貝希葉建議袁世凱到醫院去動手術,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被袁世凱拒絕。在這種情況下,貝希葉隻好在袁世凱臥室給他導尿,但此時導出來的全是血尿。袁世凱自知不起,便急忙讓人把徐世昌和段祺瑞找來,並把總統大印交給徐世昌,說:“總統應該是黎宋卿(黎元洪的字)的,我就是好了,也準備回彰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