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徹底退出中央舞台後,他的副總統黎元洪接任總統一職,而其麾下的大將段祺瑞則擔任總理。雖然同屬北洋陣營,兩人卻是分別隸屬於不同的派係:直係與皖係。兩位冤家在袁大總統屍骨未寒之際就正式翻臉,連帶著各省的督軍們也紛紛站隊,從而形成中國近代曆史上蔚為壯觀的北洋軍閥直奉兩大派係。
這時候,直係勢力主要分布在江蘇、山東、北京、河北、江西,而皖係則占有陝西、安徽、浙江,以及段祺瑞連任七屆陸軍總長所培植起來的深厚的人脈和勢力。除此之外,以孫中山為首的“護法運動”力量也將在廣東組建護法政府並擔任大元帥,與北方形成對峙。直係為英美所支持;皖係則由日本扶持;而廣東政權,則同時與英日相呼應,但為國際社會主流所不承認。如果時空不轉移的話,在不久後即倒向蘇俄,從而形成孫中山“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的政策。此時的奉係,尚未完成力量的整合,並未在政治舞台上有比較大的能量。但是前三者的紛爭,標誌著近代中國正式進入最混亂的軍閥時代。
張漢卿也從穿越中清醒過來,正確地認識到現在的中國,不是模仿所謂共和的時候。散亂的中國,需要的是集權,需要的是能夠統一全國的大軍閥。同曆代王朝更替一樣,中國需要的是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一個聲音,一支隻服務於中央的軍隊。他在現在的努力方向,應該是讓他便宜老爸的勢力更雄厚,從而達到這個目標。
張漢卿前生時對政治大勢、曆史發展倒是在行,對軍事知識的了解也隻限於看看《艦船知識》、《兵器知識》等雜誌,或者在新浪網上和一幫憤青們縱橫天下大勢而已,另外由於對毛偉人的景仰,對他的軍事思想有非常獨特的欣賞。時代不同了,超前的軍事素養並不一定會適合落後時代的軍隊。偶爾有新奇的點子或許會讓人有提醍灌頂的感覺,但若是一味誇誇其談,而不管現狀,有落入紙上談兵的風險。
再說他本人也隻是在高中大學階段受過兩個月的軍訓,軍事知識隻能是高屋建瓴地“宣導”,倘若親自來傳授所謂“新時代的軍事思想”,那就有點太看得起自己了。一句話,隻能務虛的,不能來實的。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但他卻知道帶兵不是像電影裏那種指揮官手槍一揮大喊一聲“兄弟們跟我衝”,就整師整團衝鋒陷陣從而一舉拿下對手那麼簡單。後勤、給養、訓練、通訊、裝備、思想處處都要留心,曆史上因一念之差勝敗之勢翻盤的事情多了去了。將來和日本人動手,雖然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但是戰術上更要重視敵人。自己不懂點知識,到時候將熊熊一窩可不得了。
從這一天起,張漢卿掛職任奉天巡閱使署高級參議,軍銜為少校,幫辦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