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死後,他遺留下的北洋爛攤子交給了段祺瑞。張漢卿可是知道段祺瑞的大名的----一部民國史,其實是以段祺瑞為主軸的故事。雖然段有三起三落,不過在初期,卻是在中央有著絕對的權威的----他曾做了袁世凱8年的陸軍總長,開創了皖係江山,在後袁世凱時代其實在中央是一言九鼎的人物。在張漢卿卓有遠見的要求下,張作霖主動通款於段祺瑞。
馮德麟因為和張作霖敵對,張走段路線,馮便擁黎元洪,並派參謀長白運昌親赴北京控告張作霖,說他“已失軍心,奉天禍變危在旦夕,要求黎總統速派員接替,並說段祺瑞袒護張”雲雲。
關外強人張作霖主動示好效忠,一心要控製中央權勢的段祺瑞怎能不有所表示?再說還有小段(段芝貴)讚張怒馮的言猶在耳。在當了有權有責的國務總理後,他投桃報李,暗地裏向張作霖表示不能看到關外兩虎相爭不下,乃電邀馮入京麵商要政,這使得乃是調虎離山之計。馮當然不會中計,來一個相應不理。奉天公法團籲請雙方和衷共濟,以大局為重,萬勿走向極端,張將軍答應不訴諸武力,可是奉天全省空氣緊張,刁鬥森嚴,夜無行人,局勢異常嚴重。
民國6年5月28日,段內閣請出了最崇高的調停人,就是以前招安張、馮兩軍的奉天最高軍政首長趙爾巽,這位趙次帥搭乘三等火車到了奉天。此公於民國2年就任清史館總裁時,由濟南到天津,由天津到北京都是坐的三等火車,在北京城內隻坐人力車不坐汽車。一般讀者可能對他並沒有很強烈的印象,但是稍知道《二十四史》的都知道,他是撰寫《清史》部分的主編,在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趙爾巽抵達奉天後,張作霖為了表達自己和平的決心,立即專程趨訪,第二天(6月1日)趙去探訪馮。由於他的聲望,吉林督軍孟恩遠,黑龍江督軍畢桂芳都派參謀長來謁趙,趙乃召集調解會議,可是終無所成。6月6日馮又回到廣寧根據地,調解事也告終止。
雖然趙爾巽調停無效,但是在張作霖一方,則是占了道義的絕對上風。自此之後,張作霖對馮德麟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開始在公開場合指責馮“擁兵自重,目無上司,有霍亂地方、武裝割據的念想。”雙方正式撕破臉麵,馮德麟甚至連少帥的婚禮都拒不參加,兩勢成水火。
張作霖和馮德麟的糾紛正愈演愈烈的時候,他的親信部下五十三旅旅長湯玉麟又和張鬧翻,這對張作霖來說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流年太不利了。
湯玉麟的反目是因為張漢卿奉天的改革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特別是53旅旅長湯玉麟首先就堅決反對。他本是土匪出身,吃喝嫖賭無所不為。不過在過去的若幹年中,他跟著張作霖東闖西殺、南征北戰,憑著莽撞蠻幹,是打贏了一些仗,張作霖對舊人還是很給了麵子的。他跟張作霖是拜把兄弟。一直認為自己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天降大任於自身。他認為自己是黑虎星轉世,所以他的屋子裏供著一個老虎標本,牆上是一幅他騎著老虎的大照片,坐椅上披著一張老虎皮,自詡為天上下凡的虎將。他的親戚們仗著湯玉麟的勢力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大撈油水,當地老百姓一提起湯家都心驚肉跳,稱湯玉麟為湯二虎,真是應了“苛政猛於虎”這句成語。就是這個“虎”,曆史上見到日本人就棄城逃跑。作為過來人,張漢卿對他的曆史可是熟悉得很。
這個湯玉麟兼任省城密探隊司令。這個密探隊,起初是由張作霖授意建立的----彼時張漢卿還未穿越----目的是在省城奉天起打擊異己、偵刺情報的目的。但是由於這些“密探”本非善類,自認為拚殺多年戰功赫赫,進城之後就該享受了,因此在奉天城內作威作福,擾民襲警,社會輿論非常之壞。穿越之後的張漢卿早已有心取代,在王永江受重用之際,仿效日本的警察製度改革了警政,在省城各地設立了很多的警點(後來叫派出所),以此來應付突發事件。湯的密探隊到處惹事生非,自然成了警所的常客,被王永江處分了多次,這就激化了湯玉麟對王永江的矛盾。老大們不合,底下的士兵和警察的衝突就經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