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內訌(2 / 2)

湯玉麟仗著自己是張作霖嫡係,又在張作霖勢力擴張時期屢有擁戴之功,一向囂張慣了的,對張漢卿限製自己的力量心有不滿。但是張漢卿畢竟是少帥,奈何不得,但對於深受張漢卿看好的王永江則沒必要假以辭色。他還指望不給王永江臉色以此來表達對少帥改革的不滿,所以和王永江一向是針鋒相對。

湯的軍隊經常向警察尋隙而起衝突,事情傳到張耳中,張作霖一點也不護短,向來是重懲滋事官兵,並召集湯等訓話,大加申斥,令他時常頗覺難堪。隨著兩人關係的對立,衝突也逐漸加劇。

為了盡快完成軍警分離的目標,張漢卿決心向尾大不掉的湯玉麟下手。他說動張作霖,要削弱軍官在非軍隊係統的權力。首發目標即是湯玉麟的密探隊,要求裁撤並合並進警察係統和“奉情局”,理由是已經成立了專職的情報係統“奉情局”,以整合資源。

湯玉麟雖然對這位少帥心有忌憚,但在涉及自己權力的大事上卻絕不退讓。在關於處理密探隊的奉天督軍署高級軍政會議上,振振有辭。許多不滿王永江的軍官們也發力聲援,本來是討論密探隊的去留,倒變成了一場“討王”大誓師。

見會議主題被轉移,張漢卿心頭火起,他主動出擊,大聲說:“軍警分離,是前次大帥府會議定下的決議,勢在必行。密探隊不但要撤,而且要快撤、撤個幹淨。王處長秉公執法,素有威信,即日起密探隊裁撤之事即由其主導,他人不得幹涉。”

湯玉麟是軍中老人,張漢卿存心殺雞儆猴,以少帥之威,杜絕改革阻礙。

雖然張漢卿在眾人眼裏還是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但是封建古風尚存,“太子”地位的份量還是很重的。他發言,一些原本對王永江也有些不滿的軍政要員如孫烈臣等都下意識閉了嘴。

隻有湯玉麟混不在意,他倚老賣老地說:“小六子,不是我說你,老子帶兵打仗的時候你還在穿開檔褲呢。什麼軍警分離,都是狗屁玩意兒!不搞這東西,大帥不還是穩坐了奉天城!”

能夠用這調調調侃張漢卿的,估計滿奉天城裏找不到第二個。張漢卿不怒反笑,說:“學良自然沒有二叔見識的風浪多。依二叔的意思,那是父親和諸位叔伯能有如此的成就,全拜二叔之賜了。不過學良讀過一些書,深知可以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的道理。二叔對奉軍今天的成就的功勞有目共睹,但學良可不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

在座的都是跟隨張作霖一起打天下的土匪,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目不識丁的也大有人在,不過少帥的言外之意大家都是懂的。

自古功高震主必遭人妒,麵對恃寵而驕的湯玉麟,及有些離心離德的老部下們,張作霖覺得有很必要敲打一下----湯玉麟無法無天,一樣讓他難以忍受。連老子的兒子都不尊重,將來還不反了天!他盯著湯玉麟聲色俱厲地痛罵一頓:“槍杆子能打天下,不能治天下,你懂個屁!給王岷源(王永江的字)牽馬墜蹬都不配!”

湯玉麟一聽就傻了:自己辛辛苦苦從槍林彈雨中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竟然不如一個賣嘴的文人!看來大哥是看不上這些浴血奮戰的兄弟們了,但他的氣不敢對張作霖發,這筆賬就統統算到王永江頭上,他暗自琢磨尋找機會報複王永江。在他的煽動下,部隊這些將領們對王永江這樣的文官也產生了排斥。

不過這一事件也釀成了張、湯感情破裂的導火線。

張、湯的不和,正是馮德麟的機會,他深知彼消此漲的道理。自己咄咄逼人的態度,張作霖不可能不記仇,肯定也在等待機會給自己一刀。如果27師內訌,當然28師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極力從中挑撥,親派廿八師五十五旅旅長張海鵬潛入廿七師內部策動叛變。張海鵬也是與張作霖等輩同時代的人物,也曾和張有八拜之交,在27師內部也有不少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