攫取黑龍江後,張作霖勢力大為膨脹,由一師兵力擴充至三師之多(起家之27師,盟弟吳俊升之29師,以及從黑省得到的第1師,還有不得不提的遠超其用途的龐大的衛隊旅),非向奉天以外發展不可。控製吉林便成了張作霖的下一個目標。
吉林督軍孟恩遠,字曙村,是天津南郊雙橋河鎮人。他在小站練兵入伍,1904年任吉林巡防軍管帶,民國2年逐走吉林都督陳昭常,取得吉林省軍政大權。督軍團鬧事時,他因年齡最長而被推為領銜人,大家尊呼他為孟大哥。他也和畢不管差不多,會寫一個“虎”字,督署的事,內事交給女婿陸承武(陸建章的兒子),外事交給外甥督署參謀長高士儐。
他的出身經曆,也頗具傳奇色彩。由於家境貧寒,父母早逝,他自小便成為孤兒流落街頭。一個偶然的機會,孟恩遠在天津“夜來香”妓院當上了管茶水的差役。看到他從早到晚提著一把大銅茶壺,穿梭於樓上樓下各個房間,沏茶倒水,忙個不停,一個調皮的妓女就給他起了個諢名“大茶壺”。
當時在天津小站練兵的袁世凱,是“夜來香”的常客。孟恩遠很快與他混熟了。一次,乘給袁世凱沏茶之際,他向袁透露了要投身軍旅的想法,袁世凱見其靈活機智,身體結實,便答應了他的要求。1896年,慈禧太後來天津檢閱袁世凱的新軍。慈禧由太監攙扶著走在前,袁世凱緊隨其後。檢閱過程中,慈禧的一隻鑲著寶石的簪子從頭上掉下來。太監在慈禧身邊沒看見,擔任袁世凱護衛的孟恩遠眼疾手快,將簪子撿了起來。
檢閱完畢,慈禧要回房休息了。孟恩遠三步並作兩步跑上前去,雙手捧簪跪在慈禧腳下,高聲說道:“鳳簪落地,重返佛山。”慈禧聽了孟恩遠這乖巧的話,十分高興。等孟走後,慈禧問袁世凱:“剛才這捧簪子的是誰?”袁如實回答。慈禧說:“如今新軍連一個隊官都如此精明,足見袁大人練兵有方了。”慈禧從天津返北京之前對袁世凱說:“那姓孟的可以做點兒大事。”袁世凱見孟恩遠受到慈禧如此重看,又替自己賺了麵子,回小站後馬上提孟恩遠當了標統。
孟恩遠帶兵打仗,往往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指揮靈活,每次都能勝利,於是一步一步地爬到統領、總兵、河南省南陽鎮總兵之職。袁世凱對孟恩遠非常賞識,就任大總統後,委任他為吉林督軍。孟恩遠拾簪之事傳開後,得了一個“拾簪將軍”的綽號。
孟恩遠駐守吉林達十二年之久,勢力遍及全省,在東三省有一定影響,地位不易撼動。他的兒女親家陸建章,曾任袁世凱總統府警衛軍統領、陝西督軍,極得信任。可謂外有強勢,內有強援。張作霖連同省的馮德麟都無法排擠,更別說染指吉林了。他觀察了好久,也沒找到下手的機會。
正當張作霖發愁之際,機會說來就來了。
段祺瑞在北京政府內閣中連任7屆陸軍總長,實力非常小可,在袁世凱死後,又兼國務總理,漸漸獨斷專行起來。黎元洪原先為副總統兼鄂督,但被袁世凱調離鄂地後實力大削,雖在袁死後當選總統,卻任由段祺瑞呼風喚雨而無可奈何,被人稱“蓋章總統”。黎元洪盛怒之下,欲行使“憲法權力”罷免段祺瑞,而段祺瑞則令屬下各省督軍宣布獨立。總統、內閣矛盾日益加深,遂演成“府院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