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段祺瑞被迫辭職,直、奉兩係軍閥遂控製了北京政權,仍共推靳雲鵬組閣。
陸軍總長靳雲鵬本來是段祺瑞手下的兩大幹將之一,另一位就是參戰處參謀長徐樹錚。但這兩位是針尖對麥芒,形同水火。徐樹錚是安福係的後台老板,同徐世昌矛盾很大。而靳雲鵬不屬於安福係,同徐樹錚又仇恨甚深。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為此,徐世昌看好靳雲鵬。靳雲鵬和張作霖是兒女親家,以奉係作為強大的靠山。靳雲鵬和曹錕還是拜把兄弟。靳又和直係的王占元、吳佩孚都是山東同鄉。由於具有這些政治資本,靳雲鵬在和徐樹錚的競爭中,自然占了上風。因此,1919年9月24日,北京政府任命陸軍總長靳雲鵬兼代國務總理。10月31日,眾議院通過了靳雲鵬提名的內閣。後來,由於段祺瑞和徐樹錚的反對,又對閣員名單進行了微調,安排了安福係的李思浩為財政總長,這個提名才於12月3日在參議院上通過。
當上國務總理的靳雲鵬,很想有所作為,實現他和平統一中國的夢想。但是,軍閥割據,各自為政,他很快就陷入一籌莫展的境地。段祺瑞和他的安福係一直在設障拆台,企圖倒閣。由於外交問題、學潮問題、財政問題等無法解決,同時,直皖戰爭就要爆發,1920年5月9日靳雲鵬決定辭職,並致電曹錕、張作霖不要挽留他。5月14日北京政府隻得派海軍總長暫代內閣總理。7月14日到19日,直皖戰爭打了6就結束了。
戰後,第一要務是組閣問題。徐世昌想用自己的老朋友周樹模組閣,曹錕看中了直係元老王士珍,張作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他的兒女親家靳雲鵬。靳雲鵬認為時機已到,該他出山了,便於7月23日親到奉天,同張作霖商討善後問題,取得張作霖的支持。26日,張作霖和靳雲鵬同到天津,並電邀曹錕來津開會。曹錕馬不停蹄地於28日從保定到達天津。此時,各地軍閥的代表也到會了。在這個會議上,就決定了讓靳雲鵬複職組閣。
7月28日,總統徐世昌準督辦邊防事務兼管理將軍府事務段祺瑞免職,撤銷督辦邊防事務處,撤消西北邊防軍名義。孫中山、唐紹儀、伍廷芳、唐繼堯二次宣言,始終貫徹護法救國主張,北方應先廢止中日軍事協議及二十一條,南北雙方預計於上海的和議方可繼續。曹錕、張作霖、靳雲鵬等在天津會議,決定解散安福係國會,請靳雲鵬組閣,取消上海和會。
7月29日,徐世昌通緝徐樹錚、曾毓雋、段芝貴、丁士源(京漢鐵路局長)、朱深、王郅隆(安福俱樂部財務股長)、梁鴻誌(參議院秘書長)、姚震、李思浩、姚國楨(交通次長),諸人均已避匿日本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