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2 / 2)

趙恒惕接連呼籲湖南自治,謂張漢卿“罔顧民意,欲以私兵而棄‘自治’之?”他在兵臨城下之際,還想通過競選省長來顯示自己的正義。因時不我待,於是拋出了一個新說法:速成製憲,說:“自治法經各位討論甚是,我係軍人,無多研究。但因求速之故,不能不勉強一點。各位(競選議員們)的意見,不能不酌量犧牲。”他將自己製定的《籌備自治法大綱》直接交舊省議會議決,幹脆取消了新省議員的選舉,讓任期已滿的舊省議會來籌備省憲的製定,於是將躍躍欲試想進入省議會的其它派別的人排除了不少。果然,這個舊省議會順利地將趙恒惕選成了新的臨時省長,他也立刻將《湖南省憲法草案》予以公布了。它規定了:湖南為中華民國之自治省,省自治權屬於省民全體。另外諸如保護人民生命及私有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信仰、遷徙等自由、選舉與被選舉權、請求救恤災難的權利應有盡有,也有受教育、納稅、服兵役等義務的規定,並堂而皇之地宣稱“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湖南省憲法草案的公布,開了全國省自治製之先河,是全國各省中最早公布的一部省憲法草案。

趙恒惕當上正式的民選省長及發表正式的省憲法,是在湘鄂之戰和毆打學生之後的事情。到這次正式“選舉”時,基本上可以看出其真實的“民主”水平了。因有譚延闓派、林支宇派的議員另組選團加入競爭,趙恒惕一派的行為就更加駭人聽聞。當時買票、搶票成風,已不是一般的所謂拉選票的概念。長沙的各選舉場有公開貼出招貼,寫明“一張票吃點心,二張票吃飯,四張票吃酒,十張票與洋一元”的價格,來為自己一方拉票的。還有的地點尚未開始投票,票箱裏已經有了八千多張選票的。下麵各縣的選票基本上都被鄉紳掌握,哪派要票需從掌握選票的鄉紳手中去買,價格從一二角錢到一兩元錢不等,於是掌握選票的鄉紳也大發其財。等到正式投票時,更有大打出手的,毆鬥、搶奪票箱、砸毀票箱的事件屢有發生,甚至在安化縣還發生了團防局武裝奪取選票的事情,真是聞所未聞。於是省會各公團提出這樣的選舉“殊為自治之玷”,要求一律廢除,重新選舉。就連舊的省議會也向全國發出通電,對選舉結果提出質疑。

可趙恒惕早已經等不及了,他急著當“民選”省長,硬是讓這個胡亂選出的省議會趕緊出了台。1922年元月新的省議會成立,其中趙派的議員占了三分之二,基本掃清了選老趙恒惕當省長的障礙。可老百姓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就在省長選舉前夕,湖南省內外發起了一陣倒趙的強烈風潮。到正式選舉省長的那一天,長沙街頭示威遊行的有兩萬多人。可手無寸鐵的人民是不能阻止一意孤行的武夫的,趙恒惕終於經省議會以“絕對多數”票選為了湖南省的正式民選省長。

趙省長就職典禮那一天,鞭炮及大炮齊鳴,原來人民軍已經攻到長沙城下了。

為了將趙恒惕“湘省自治”這塊合法招牌打碎,張漢卿除了指責趙恒惕製憲不合法律程序外,還公開宣言,稱自己已經準備放棄了這個原本由他自己首倡的聯省自治的概念,而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作為討伐的理據。而趙恒惕自然正要抓住自治這根救命稻草不放,乃向全國通電,說:“……夫吾湘托命於省憲旗幟之下,在國憲未成立之前,不受任何方麵之幹涉,久為國人所共喻。縱令省憲有未盡完善之處,不難依合法程序,提案修正。今以一紙電文破棄之,而複出於首倡製憲之奉人,此誠吾湘之大不幸事也……”其說詞倒也算是抓住了張漢卿的要害。趙恒惕將自己的軍隊命名為“護憲軍”,開往城外迎戰。兩軍對陣,一邊要“討賊”,一邊喊“護憲”,可說到底,光靠嘴皮子不行,勝負還得由槍炮來決定。套用少帥的一句話,槍杆子裏麵才能出政權。

兩軍對峙的關鍵時刻,趙的部下朱耀華一個團反戈,竟長驅直入攻進長沙,差點活捉了趙恒惕。老趙逃到株洲,再也顧不得自治不自治了。立足未穩之際,複又南逃衡陽,忙忙如漏網之魚。

此一仗,於學忠親冒矢石,所部無堅不摧,連奔11天,行進600裏,仍然鬥誌不減。若非此時粵漢鐵路由於韶關至株洲段400多公裏因地形複雜、工程艱巨一直受到拖延,於學忠部一鼓作氣打到衡陽不是難事。即使如此,趙恒惕也嚇破了膽,在衡陽急發了下野通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