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於學忠部首先入城,為隨後趕來的少帥在城東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閱兵儀式。老桂軍首領陸榮廷,雲南唐繼堯都派人出席,共同見證了這一曆史時刻。
隨後,張漢卿將入粵軍隊進行了改組,成立廣州軍區司令部,任命於學忠兼司令,老資格的奉軍舊將趙鳴皋反而擔任他的副司令。於學忠隻一年時間由一營長一躍而團長、旅長、代師長、然後成為與韓麟春、戢翼翹平級的方麵大員,提升速度之快為奉係諸將罕見,印象中隻有蔣柏裏一躍中將而上將,用了不到10天。
於學忠感激少帥之信任,但再三推辭,不敢受命。他說:“學忠從一營長簡拔而至團旅長、師長,即常戰戰兢兢,自問能力平庸,未能服眾。少帥更賦予大任於廣東戰略要地,學忠再狂妄,豈敢依允?老帥帳下能者何止千萬,請少帥為平衡老人之心,或請以趙師長為司令,或從奉天調一二老將,學忠定惟命是從於帳下,不敢有誤軍令。”
張漢卿知道此人在史上評價頗高,忠心不二,個人能力又極強,從幾次大戰即可看出其眼光獨到、組織有方。不過此時安排他做一方大員確實早了些,但假以時日,奉係軍中確實難有人可以超越。今東南平定,桂、黔、滇各係內亂不止,又本貧窮之地,北麵孫傳芳即將入閩,按正史將會是北進浙江的局麵,且受武漢軍區壓製,隻消以3個師的兵力鎮守在此,短期內應該不會有大的變故。於是沉靜地說:“東南要地,老帥處除孫輔(孫烈臣)、張輔(張作相)外無人能擔此重任。華北郭參謀長是一合適人才,但北方多事之地,不宜調遣。蔣司令(百裏)已計劃主政華東,人民軍中雖多勇將,但於戰略大局觀卻均不如兄長。”他看著於學忠,誠懇地說:“現在全國形勢對人民軍很有利,弟不日即將安排華東事宜,華南一隅,全交給兄長了。”
於是少帥力排眾議,正式委任於學忠為廣州軍區司令,以趙鳴皋為副司令,靳雲鄂為參謀長,轄有人民軍9、10、11三個師,司令部設在廣州。
張漢卿於進入廣州的當日,即下令人民軍越過西江,與桂軍對峙於高要。陸榮廷見人民軍勢大,不得已將兵退出所占地方。於學忠入主廣州,首先經由張漢卿獲得張作霖親自安排的1000萬元路款,利用其後難得的數年和平時間,全麵建造在株洲----韶關段的鐵路,以盡快打通粵漢線,形成武漢----廣州的戰略大通道。依托東南方貿易的傳統優勢,很快地使廣東成為人民軍繼東北、湖北之後另一塊戰略根據地。
同一時間,在西北人民政府的規劃下完成了自西安至寶雞段的鐵路架設,連通了寶雞至天水的鐵路。西邊自天水向蘭州鋪設,東邊自西安向潼關延伸,準備在可能的時候接通至洛陽,完成連接西、中、東部的隴海鐵路。史上因為連年征戰,到建國後的1953年才全線貫通,真是國家之恥,民族之悲!張漢卿在前生受過太多的春運煎熬,立誌要建設一個交通發達的鐵路網。隴海鐵路的建成,將使蘭州軍區的4個師有了充分機動的能力,對建設與發展中西部無論是在現在還是在將來都是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