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是政治的繼續。在政治上對田中玉窮追猛打之際,張漢卿已經盯上了山東這塊肥肉----無他,控製了這塊地方,直係才真正算是甕中之鱉。單靠河南河北這兩個地方,隻要張漢卿的戰略不出差子、加上國際上對華沒有大的政策波動,假以時日,吳佩孚一定是在走下坡路的。
駐兵德州的奉軍乘機向南進發,擔任進攻山東的前鋒是人稱“狗肉將軍”的張宗昌(張宗昌嗜賭成癖,終日與骨牌為伍。當地人稱玩牌九叫“吃狗肉”,故張宗昌有“狗肉將軍”綽號。)因殺人很多,又稱“混世魔王”,足見其人劣跡斑斑,罪惡滿盈。 還稱“三不知”將軍,即兵不知有多少 ,錢不知有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正如蔣夢麟於《西潮》一書中曾這麼寫到:“這位聲名狼藉的軍閥體健如牛,腦笨如豬,性暴如虎,他的爪隨時會伸向他不喜的任何人,或者他垂涎的任何漂亮女人,那副尊容,真叫人望而生畏。”
他年輕時闖過關東,做過土匪,先後投靠過革命軍和直係馮國璋,因攻打南方軍失利,轉而投靠曹錕,但吳佩孚等將領容不得這位土匪出身的師長,一怒之下,張宗昌和曹錕手下一名失意軍官許琨,遠赴奉天投靠張作霖。
投靠奉係之後,張宗昌也隻能從頭幹起,先任憲兵營營長。不久,吉林軍旅長高士儐(原吉林督軍孟恩遠外甥)聯合胡匪盧永貴,要和張作霖作戰。張作霖也看不起張宗昌的土匪習氣,有心借故除去此人,於是決定派張宗昌率憲兵營去應戰。這本來是一場勢力懸殊的較量,但由於盧永貴手下的大小頭目很多都是和張宗昌當年一起闖關東的同鄉,憑著這種關係,張宗昌兵不血刃,即把胡匪收編成三個團,張作霖很高興,任命他為吉林省防軍第三旅旅長兼吉林省綏寧鎮守使。這樣,張宗昌有了一塊立足之地。不久,俄國內戰,白俄衛軍敗逃到中國,大多投靠了張宗昌,不多久,張宗昌已有近萬人馬。他所率領的部隊如果在今天,就很時髦了,可稱之為“外籍兵團”,包括有已改入中國籍的白俄軍,以及日本、朝鮮、法國軍人,據說這些“洋兵”均曾參與歐戰,精嫻新式戰術,善戰而無軍紀。張作霖把張宗昌放在最前線,本來是讓他作炮灰。
可是沒想到張宗昌竟然接連交了狗屎運,一槍未發,拿下山東全境----人民軍第4師全副武裝就守在濟南,吳佩孚想幫也得能突破黃河天險。直軍徐州鎮守使陳調元,原為張宗昌部將,受過張宗昌很多恩惠,這次張宗昌南下,他不忘前恩,並未幹涉,致使張宗昌長驅直入得了首功。這時候人民軍忙於接收膠濟鐵路,張漢卿忙於北方選舉及奉軍改編,根本沒來得及照看這一塊,倒讓張宗昌做了幾個月的事實上的山東太上皇。
張宗昌作為一介武夫,治魯的能力沒有,卻極擅籠絡人心。一日,有一雜牌軍來投效,張批示撥款一萬大洋。雜牌軍頭目卻在“一”字上加一豎,於是“一萬大洋”變成“十萬大洋”,施施然到軍需處領錢時,被發現有異,事經上報,張宗昌竟點頭稱是,軍需處就撥出十萬大洋。事後,張宗昌召見那頭目時,拍拍其肩膀說:“老弟!幸好你隻添一豎,倘添兩豎,不就變成二十萬大洋嗎?軍需處一時可能付不出。錢嘛,日後多的是,老弟可得好好幹呀!”那頭目果然竭誠效勞,危難時還救過張宗昌,再三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