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戰地詩人(2 / 2)

這種戰法真有奇效。每一次齊射,都有一排直軍士兵如割菲菜般倒下,不多時,陣地前又是一片狼藉,剛收拾好的戰壕前又是大片的屍體,而“外籍軍團”士兵傷亡真的不多。

最終直軍沒能頂得住巨大的傷亡,如潮水般退了下去,留下近千具屍體。清點奉軍傷亡,張宗昌的部隊陣亡百餘人,而新加入的33旅僅負責了約十分之一的平麵,竟也有近百人歿於戰事。

張漢卿敏銳地發現了這個戰法的好處,他立即安排高維嶽層層將經驗傳達到各個軍官,並讚揚張宗昌指揮有力,並以前敵總指揮的名義,記戰功一次。

不過對於“豬肉將軍”張宗昌來說,最掛念他的倒不是這個功勞,而是作為一個“詩人”的自豪感。他聽聞少帥會寫詩詞,是個文武全才的統帥,早在入政山東之時,即寫了一本詩集,欲與少帥試比高。如今少帥在彼,當然有機會一試高下。他不顧烽火連天,趁著張漢卿安心於敵軍敗退,乘興說:“少帥,俺聽說你做詩厲害,也寫了幾首詩,請你評定一下。”

張漢卿也聽說這位大老粗在山東發表了一本詩集,“無緣拜讀,早就心向往之”。他也好為人師,既然戰事無妨,當然不願駁了這位奉軍老將麵子,且樂得輕鬆一下。便說:“將軍又有什麼大作?”

張宗昌說:“剛才大炮轟轟,俺老張即興作了詩一首。”當下頭頂蒼天,傲視大地,聲情並茂,字句鏗鏘,英雄畫麵,溢於紙上。其詩名為《俺也寫個大風的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張漢卿哈哈大笑,幾乎眼淚都嗆出來了。不過在恢複神態後還是交口稱讚:“好詩!”又向癱作一團的參謀部人員一本正經地說:“張將軍出口成章,可稱得上戰地詩人!”

張宗昌咧嘴大笑,正可謂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少帥也。人生在世,作詩能得到少帥一句稱讚,不亦快哉!

對前線的安全,終於放下心來。他將高維嶽部交與張宗昌指揮,自己仍回前敵總指揮部。

為更一步刺激吳佩孚,張作霖與張漢卿、郭鬆齡等人決定在中路率先打開局麵。當晚,張漢卿連夜調集兩個師全部師屬炮兵,連同奉天獨立炮兵1個團共一百餘門大炮,布置在陣地前沿。他選擇了直係米振標部作為突擊對象。

次日淩晨,奉軍大炮齊發,10分鍾內發射了3個基數的彈藥,轉瞬之間米振標部陣地承受了數千發炮彈,直軍遭到毀滅性打擊。不待直軍從爆炸中警醒,近衛1師第11旅3個團全線衝出,不計代價、不計傷亡、不要俘虜、不停腳步,在濃煙中向直軍後方陣地猛|插。後繼部隊迅速跟上,很快地在直軍中央決開一個大口子。

此時直軍米振標部已被擊垮,臨近的直係馮玉榮第13混成旅在奉軍擴大戰果的間隙不思支持,反而不戰而退,使後繼奉軍未費吹灰之力從中路直軍中央打開一個缺口,並切斷彭壽莘前軍與王承斌援軍之間的聯係。王承斌本無戰心,此時乘機全軍向廊坊退兵。

彭壽莘獨木難支,孫烈臣發布總攻命令。三個小時後,直軍已成潰敗之勢。彭壽莘無奈,下總退卻命令。是役直軍被俘、傷亡二萬餘人,軍械糧食遍地堆集。奉軍一方麵收繳直軍軍械,一方麵清點戰利品,收獲極為豐碩。左右路直軍聞中路大敗,同時退兵。張作霖、張漢卿分兵為左右兩路,合兵向廊坊進擊,此時戰爭已轉入奉軍的戰略大進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