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金慧雖然沒聽過這個詞,但是也從字麵上理解了,想了一會兒,說道:“如果是我,我肯定得想辦法吃到,而且下次能買到的時候,我肯定多買點。”
金慧說完,眾人也都恍然大悟,新品組組長汪麗麗說道:“文總的意思我們明白了,可……可我們後麵該推出什麼活動,讓新品銷量高起來呢?”
“什麼活動都不做,我們開店。”文清淺讓金慧找來了省城的行政區域圖,然後在幾個主要商業區上花了幾個星標,說道:“金智慧一店開在市直機關幼兒園旁邊,二店開在汽車站旁邊,三店開在人民醫院和省政府旁邊的那條街上,四店開在勞動公園外麵的小吃街,第一批先開四個門店,我們隻做直營,暫時不做加盟。”
“文總,你的意思是,一下子開四個門店?”汪麗麗掰著手指頭算了算,這一波操作下來,沒有個三五萬是不行的。
“我們既然做的是日常消耗性食品,就要開在人群密集處,這樣才能在最快時間內建立人群消費黏性,當買我們的糕點零食成為了習慣,我們的根就紮住了。”
“你說的沒錯,可……可這成本這投資……”
“投資不需要你們發愁,盡管去做就行,接下來我們要從現有工人中選拔四個店長,你們推薦好人選之後讓我定一下,哦,對了,金慧姐……”
金慧正在奮筆疾書地記錄著文清淺的話,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敢落下,聽到自己的名字趕緊抬起頭。
“我們要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專門做監管,你有沒有合適的負責人推薦?”
“監管,監管哪方麵?”
“食品安全。”
“食品?食品有啥不安全的?難道是怕著火了?”金慧對那場火災有很深的陰影,而現在這個年代,食品安全問題根本沒人提,畢竟添加劑不多,大家也都吃的比較簡單。
“我們要做百年企業,就必須把好食品安全關,一方麵是食品衛生問題,大廠就是大廠,不能像小作坊一樣什麼都不顧忌,另一方麵是添加劑和保質期問題,從原料到防腐到出廠到包裝,都要有完整的監管流程……”
金慧的筆頭子已經跟不上節奏了,但是她百分百肯定文清淺說的,作為一個食品行業混了十幾年的人,她知道食品出了問題就是大問題,不容馬虎。
“行,我推薦原先的工會主席馬友來,他以前就負責這方麵的工作,另外可以再給他配個大學生,畢竟他都快退休了,思想跟不上時代了。”
“那就幹脆辦一場招聘會,把所有崗位都放到社會上,競爭上崗,能者多勞,多勞多得。”
會議結束後,她便給省報的齊建武去了個電話,讓他給贈送一個豆腐塊招聘廣告,有了之前的交情,加上哥哥的關係,齊建武再沒有之前的官威,一口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