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故都洛陽(2 / 2)

這些人的目的隻有一個:即使是舍棄性命的情況下,也要保證我的安全。我這哪是輕裝簡從的深入敵境啊?分明是有把後漢鬧個翻地覆的打算!其實,即使是我知道了王讚和趙染的布置,我根本也不可能阻止得了他們的安排;畢竟我的身份現在已經擺在那裏,牽一發動全身!我的安危關乎著整個中原大局的變化,將領們在勸無效的情況下能不加上十二萬分的心嗎?

滎陽居洛陽僅僅二百餘裏,途中要經過洛陽八關之一的旋門關。不過,由於經過了前期的晉庭‘八王之亂’的洛陽數次被功破、再加上洛陽後來又被後漢攻陷等戰亂蹂躪,洛陽八關早已經殘破不堪的形同虛設。由於後期晉庭都城已經改為長安,而故都洛陽也完全失去了它的政治意義和戰略價值;因而,現在的洛陽八關更是無人加以駐防、管理和修繕。目前率領幾千部曲駐紮在洛陽的、死去的大賊王彌的弟弟王桑由於實力過弱,加上在晉庭和後漢兩方麵均不太受待見,現在在洛陽也隻能是勉強的維持、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而《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的虎牢關,應該是在洛陽偏東南通往陳留的方向。現在也隻有虎牢鎮這個地名,根本也不見有任何的關隘。想來書中連滎陽的具體位置都弄反了(滎陽太守徐榮出城接應董卓西遷、曹操中伏),虎牢關的戰略地位和虎牢關前的大戰很可能也是有些撲風捉影?

一路行來滿目的瘡痍,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狐兔、野狗時而亂竄,一副淒涼落寞的景象。越往前行,則顯得越是破敗、蒼涼;殘垣斷壁比比皆是。勉強聚居著較多人口的鎮埠也是炊煙寥落、百姓麵黃肌瘦得一副菜色;幾乎是與戰亂頻繁的北方大地別無二致。就連想要打尖略作歇息也要尋出好幾裏地才能勉強的尋到一處簡陋的店鋪,還是吃食匱乏、設施殘舊。這哪像是以往繁華、富庶的故都啊?完全是變成了哀鴻遍野的災區!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為政者無道,百姓受苦。司馬氏的子孫自掘墳墓又哪能不讓貪婪的蠻夷乘虛而入?

進入洛陽以後勉強算是人煙稍顯稠密起來。不過,仍然是破敗得不堪入目,災民、乞丐遍地。遠觀洛陽的厚重城牆還顯得有些陰森、高大,但走近細瞧則不由得要令人喟然歎息了!高大的城牆上殘缺之處比比皆是,就像是一座經過了瘋狂肆虐之後被早已廢棄的城廓;就連本應森嚴壁壘的幽深城門洞子裏也就僅有幾個身穿著雜色衣衫、手裏拿著上麵滿是鏽跡兵刃的兵卒晃晃悠悠、有一搭無一搭的仿佛像是在搜尋獵物似的四處亂瞄。不言而喻,肯定是在絞盡腦汁的想盡快來個‘肥羊’能讓他們中飽私囊!兩扇丈高的城門也歪歪斜斜的半開不開,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真正的合攏?

為了避免麻煩,身兼著向導的探子上前給幾個賊眼亂轉的殘兵塞了幾兩散碎銀子,一行人也就順利的進入了洛陽城中。由於色漸暮,我是想入城後歇一宿、再向城內的坐探打聽一下有沒有溫嶠和毛寶等的消息,可能的情況下明日再啟程。不過,名義上王桑所部還隸屬於我所管轄。最高首腦向最底層的兵丁行賄入城?還真是有些滑下大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