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著一肚子火的宋剛,怎麼也想不通,江城第一個研究生,並且是中國財經大學的研究生,竟然安排在農資公司做個記賬員。他問計委的人事股長,股長說,他們隻負責大分配,就是把畢業分配來的學生分配到各係統,再由各係統具體分配到各單位。他又問農業局的人事股長,那股長說,你又不學農,到農資公司已經不錯了。
其實,有句話,他們沒有說出來,分配到江城的學生每年有上千,打招呼、走後門的人實在太多,好一點的崗位,自然都被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吃了點菜,剩下那些沒關係、沒後門走的就胡亂分了,沒分到鄉下已經是很不錯了。
宋剛名牌大學研究生畢業,分到農資公司,也不是別人有意為難他,怪隻怪“財經”倆字,管分配的人以為財經就是做會計的,會計在哪個單位都有,太平常了,不稀奇。因此,按當時的邏輯,宋剛分配也不是太差。
農資公司經理,一個老實巴交的老人,宋剛對自己做記賬員的工作不滿意,經理感到疑惑,也很委屈。他想,我惜才呀,你宋剛不是學財經的嗎?記賬不正是你的專業嗎?我好心讓你坐在辦公室裏,多輕鬆,沒讓你下鄉,你怎麼還不滿足呢?
宋剛聽經理這麼一說,真是欲哭無淚,學了七年,現在每天幹些什麼?就是做做這些事:某鄉領走了鉀肥1300斤,單價每斤0.7元,合計910元;氮肥,15000斤,單價每斤0.65元,合計9750元;還有磷肥、複合肥、種子、農藥……這些,就是宋剛每天要記錄要計算的工作。
不滿的宋剛開始睡懶覺,遲到、早退漸漸成了習慣。在行政、企事業單位,這可是犯天條,這種自由散漫的現象是絕對不允許的。經理是個好人,他找到宋剛,說:“宋剛,你經常遲到早退,那可不行啊,這是單位的紀律,再這麼下去你怎麼辦呢?會要受處分的呀。”
宋剛說,經理,我窩著火呢,讀了小學就能勝任的工作,你就要我一個研究生就幹這事?我心裏不舒服呀。經理說,你不幹這事幹啥事呢?你是我們單位第一個大學生,我們已經很照顧了。你不想做記賬員,就做辦公室幹事吧,但你每天接接電話、打打字,你不會更煩躁嗎?
經理說得對,農資公司能做什麼事是宋剛高興做的呢?
宋剛也看出了經理是個好人,就問他:“經理,您說,我怎麼就分到農資公司了呢?學校、財政局、銀行、政府,還有好多部門,我怎麼就不能去?”
經理說:“怎麼去不得?都去得。”
“怎麼去?”宋剛急切地問。
經理說:“你有後門嗎?沒後門就隻能在我們這些遲早要關門的單位來,按理,你應該到銀行、財政部門,或者是到縣委、政府去當秘書,你想想辦法吧。”
宋剛說:“我哪裏有什麼後門走?我老爸是個農民,城裏也沒幾個熟人。嗨,經理,你能給我介紹一兩個嗎?你官場熟,應該有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