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文件夾,胡曉雯忍不住驚歎了一聲。這裏邊是一份非常詳細的計劃書,詳細的記錄了桃溪村過去的曆史,值得開發的景點,還有開發過程當中可能會遇見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

但從這份計劃書看,黃哲完全可以到一個大型的公司任職項目經理,他的能力足以勝任。

歎了一聲之後,胡曉雯認真的看著關於桃溪村的概況。說實話,在這個時候,二十多年來多次來桃溪村的胡曉雯都沒有黃哲對這個村子了解的多。

這上邊從桃溪村的建立,到大姓氏家族的改變,以及曆史上曾經出過什麼曆史名人,這些人取得了什麼成就、考取了什麼功名,任職到哪裏都有詳細的內容。

近代史上,附近曾經發生過什麼樣的戰鬥,遺址在哪裏,有什麼烈士墓地也寫的清清楚楚。

胡曉雯在這邊看著,黃哲也垂著視線跟著她的進度。等胡曉雯看得差不多了,黃哲就給她具體說一些計劃書上沒有寫到的內容:“現在新農村發展旅遊項目一個就是農家樂,還有大棚采摘什麼。咱們村並沒有這個優勢。另外說什麼風景名勝,咱們這裏也沒有。所以,現在能做的就是挖掘文化曆史了。”

桃溪村曆史上曾經出過大官,得這位大官的蒙陰,桃溪村慢慢的人丁興旺起來。除了這位大官,後期也出過不少的讀書人,等到後來有些成就,不是修了大屋就是蓋了祠堂。

等到近代,這些大屋有的損毀,也有的保存完好,至今還有人居住在其中。

之前說過,桃溪村所在的這個地方沒什麼煤礦、金屬礦倉,唯獨石材能夠拿得出手。就是這石材,也隻是分布最為廣泛的青石。

於是本地修建房屋的時候從來都是用青石起地基的,修建上邊的牆壁,也是用青石壘建一層牆圍子,然後才會用磚石往上搭建。

這樣修出來的房屋百年不到,好好維護使用個兩三百年都不成問題。以前這些房屋曾經被征用過做了大隊存放東西的地方,後來發還給村民。

再後來因為分家,人們慢慢的分散到了村子當中,而這老宅子因為年久失修,也就剩下幾戶老人還在居住。

“周家、劉家兩家的祖宅,好好整理從新粉刷,把破舊的地方修繕一下,可以作為一個景點。”黃哲掰著指頭數著,“村北西街的老槐樹有三百年了,也可以作為一個景點。還有蔡家的祠堂,那可是一個古建築的典型。”

“……”胡曉雯看著他眨了眨眼,難為他竟然能在這麼一個村子裏邊數出來三個景點!

黃哲還在那裏說著:“這些是大的景點,另外周家劉家的家傳東西不少,弄一弄集中在一起開一個展覽室,也可以看上一看。還有以前村北有一口議事鍾,也可以作為舊民俗的曆史遺物,也是一個看點。”

現在開會都是村委直接在大喇叭裏邊喊人,以前沒有大喇叭的時候,村子裏管事的就會敲響這口種,村民就會彙聚過來。

胡曉雯實在不好打擊黃哲的積極性,卻還是忍不住開口說:“你說的這些稍微上點年頭的大村子都有,就以體驗舊民俗為賣點,也隻能吸引人來一次。咱們這個地方交通不便,人來了一次就不會再來第二次。長久不了的。”

黃哲說:“你說的這個我想過,單純以這些作為景點還不夠,還需要配合一些其他的項目才能產生回頭客。”

一般人辦開農家樂,都是用本地特色特產來吸引人,而他們桃溪村偏偏沒有什麼特色特產。

黃哲繼續說道:“這就要看你的桃園了。”

胡曉雯驚訝的說:“我的桃園?”

黃哲說:“我去你的桃園看了,蔡大伯說那些桃子今年七月份中旬就能熟。比其他地方的要早十天,就這一項就夠吸引人的。”

胡曉雯蹙了一下眉心,倒不是她不願意,而是有別的憂心。她是在這個村子裏得到的玉墜,姥姥一直在這裏生活,能夠幫助村子裏的她自然會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