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餘慶堂內打機鋒(1 / 3)

李氏眾人移步到偏廳,待崔氏在主位坐下,各依次尋了自己的案幾,時下士族用膳皆是一人一案,並非圍而共食。

一行俏麗丫鬟端盆捧巾逶迤而入,服侍眾人淨手後又退下,繼而又一群素衣丫鬟捧盤而來,芊手輕放碗碟於案幾,無外乎粥羹麵點小菜,各人不盡相同。

食不言寢不語,一家人安安靜靜用膳,期間半點異聲俱無。

用罷朝食,李廷帶著兩個孫子空空蕩蕩地告辭,李氏這兩代人丁委實不夠興旺,嫡係僅五個男丁。

李廷自己一輩共三男四女,一弟一妹夭折,如今在世的除他外隻二嫡一庶三個妹妹,胞弟一脈僅餘三娘,自幼體弱多病,能不能平安養大都是未知數。李廷每次見到孱弱的李春,心都懸著,就怕胞弟唯一的血脈都斷了。

李廷自己兩子一女,皆是嫡出。長子李徽為雍州節度使,現在弘化,次子李征在京城為禦史。兩個也不算太少,但是和其他世家嫡係動輒十幾二十男丁相比,李家這人口實在驚險,一個不好就要絕嗣。

好在長子李徽娶謝氏女,謝氏素來多子,長媳也是爭氣的,育有二子二女,還有兩個庶女,可惜謝氏命薄,早早去了。次子李征娶曹氏女,如今隻有一女,不過眼下曹氏已有七個多月的身孕,夫妻二人身體康健感情和睦,想來日後子孫無憂。李廷這一顆心總算放回肚裏,終於不用每次祭祖都無顏以對了。

女眷奉崔氏回餘慶堂閑話,崔氏且問李曦姐妹,是否習慣,想添什麼打發人來說,又問,“五日後我邀人來賞梅,你們姐妹久未見人正好和親友親近親近,也鬆乏一下,那天你們想玩什麼吃什麼啊?”話裏話外透著那麼股高興勁,崔氏是個愛熱鬧的。

李昭也很高興,這時節守孝頗清苦,一周年內啜粥茹素,之後方可食鮮果,直到守完二十七個月才能沾葷腥。因為守孝守丟了命的屢見不鮮,她母親謝氏便是其一。

不是謝氏太體弱,而是這時代醫療水平太差,運氣不好一場風寒就能要人命。謝氏因一場風寒纏綿了半年病榻,就把健康的底子熬空了,不幸又遇上她曾祖父去世,作為嫡長孫媳的謝氏就是病成這樣也不敢在守製上懈怠,生恐傳出個孝道有虧的名聲,沒撐過半年就去了,傳到外頭便成了慟哭盡哀,侍長極孝,倒給兒女留下了個好名聲。

這世道,名聲比學問還重要那麼點,當然,姓氏和你爹是誰你祖父是誰你曾祖父是誰大多數時候比名聲也重要那麼一點點。

時下做官采用九品中正製,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才能等考核民間人才,而這些特定官員絕大多出身世家。大家的口號是舉賢不避親,遂可盡的提拔自己人。於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朝廷上塞滿了世家子弟,中樞係統幾乎世代把持在幾姓手裏。

不過那也隻是幾乎,大齊有史以來最大的例外就是她曾外祖父謝集,太宗親衛出身,跟著太宗征南戰北,立下赫赫戰功,封至鎮國公,食邑萬戶,官拜大將軍,位在三公上,掌天下兵馬。虎父無犬子,她外祖父謝韞現為當朝首相,成功讓世家徹底炸了毛。

世家多輕武,大將軍被搶走了,罵幾句粗鄙武人,煞神,莽夫,捏著鼻子也認了,當然更重要的是那時候天下初定,武將當道,胳膊扭不過大腿。等世代屬於世家的丞相之位被搶走了,整個世家都不好了。雖然折騰之神太宗,把曆朝曆代的一個丞相硬生生拆成了六個,可還是僧多粥少啊,世家可不止六個,一等世家就有七個呢,內部還不夠分呢,居然還要再分給那個莽夫的兒子,還能不能好了,弄死他,必須弄死他!

文武之爭,新貴舊族鬥法在朝廷上屢見不鮮。

世家從來沒有放棄過磕死謝家,不過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如今,謝韞嫡長女貴為皇後,育有太子,謝家子嗣繁茂,文武有道,誰敢說這不是一個新世家的崛起之兆,想起來不少世家都要心塞。

話說回來,謝家雖非世家卻身居高位,那也是世情所然,自來軍功最重,謝集輔佐太宗滅南朝一統中原,這份功勳便是世家也無法否認。否則謝韞便有天縱之資,如非老父遺澤也難在不惑之年入閣為相,世家百般阻擾,依然穩坐政事堂。這世道寒門想出貴子,難於上青天。

感謝穿越大神,她姓李,就是那七個一等世家中的李,她曾祖母娘家崔氏同為一等世家。祖上輝煌暫且不提,她祖父是李氏族長,丁憂之前是丞相,父親不過三十五已為節度使,正兒八經的封疆大吏統轄一州。

“阿許她們說如今流行一種彩帶舞。”這是即使人在守孝依舊耳聰目明的李曦。

二娘未語人先羞,垂首附聲道,“好久未看新舞了。”

三娘,生病缺席。

四娘端坐於席,輕聲道,“但憑長輩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