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2 / 2)

“好好,再不說,依你們就行。”李徽果斷的轉移話題,“科舉的事怎麼樣了?”

“大致的章程弄出來了,分文舉和武舉,兩者流程差不離,百姓懷牒譜可自薦於縣府,然後經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逐級上考,大抵三年一個輪回。文舉,科目有……”說起正經事,李昭變的神采飛揚,十八年前她在義學上嚐試了考試擇人,幾年後初見成效,為她網羅了不少能人。寒門庶族可沒世家底蘊,家族人丁繁茂,總能抓幾個壯丁,他們也有和李昭一樣的煩惱,幫手難尋。便模仿了起來,有人來問,李昭也不藏私,幾年後,以試擇人便蔚然成風。

有人瞧出不好,再想壓製已經難了,通過考試熬出頭和打算通過考試出頭的寒門豈能答應,這股力量已經是毫不遜於世族。

李徽又問了一些,聽罷,喜形於色,“第一批大致會有多少人?”

李昭報了個數字。

李徽驚道,“這麼多?!”

“辦學至今已經十八年了,尤其是這七年,擴張的速度越來越快,加上隨著紙張的普及民間自辦學府也越來越多,科舉卻是第一次,曆年積壓在那裏的人都會湧出來。”李昭解釋,又道,“到時候必然能湧現出不少俊傑,這些都是天子門生,到時候阿爹可不要挑花了眼,一下子迎來這麼多人才,這可是開天辟地頭一遭。”

李徽神色一動,眼中的光芒湧動,餘光見李昭眼中欣慰之色,失笑,阿昭這是怕他撐不住,給他花個大餅。

不過李徽承認,他的確被吸引了,開天辟地這四個字對帝王的誘惑力太大了,李徽對李昭描述的盛況心馳神往,竟真覺得這兩年如影隨形的腹痛症狀輕了些。

李昭陪著李徽說了會兒話,等他吃了藥睡下,才輕手輕腳的離開,剛出了寢殿就遇上李湛。這兩年李徽身體不好,李湛幾乎接管了整個國家,威儀日盛。

李昭行過禮,回道,“阿爹吃了藥歇息了。”

李湛頷首,“阿爹今天精神怎麼樣?”

“比昨天好一些,看來司徒先生的確有本事。”司徒朗號稱神醫,李湛費了不少心思請來的。

“這麼大的名聲若是沒點本事,早被人撕了!”

李昭笑,“大哥也想撕了他。”

李湛頓了頓,也笑,“他能治好父親就成。”

李昭的笑容隱了下去,當年徐婧下的金剛石粉末到底對李徽的身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否則以李徽的身體素質,怎麼會不到六十就病弱至此。李氏長輩高壽的多,她曾祖父母、祖父母都活到了七十五以上,崔氏更是長壽,在九十五上才仙逝。

“我把科舉的事情和阿爹說了,阿爹很高興,若能讓阿爹親自主持一回殿試就好了。”新事物的出現總是曲折的,人們接受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可李昭怕李徽等不及。

李湛沉聲道,“我省的。”

景熙十一年,史上第一場的殿試落下帷幕,除狀元、榜眼、探花外,還有二百一十一位進士,開學子仕進之途,打破權閥壟斷要津的局麵,讓原本遙不可及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有了成真的可能。

殿試不久,魏高祖李徽駕崩,享年六十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