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香酥炸香蕉(2 / 3)

“這個……這個……”張儀一聽羋婧這麼說,心情不由激動起來,連摸著胡子的手,都開始有些顫抖,“如此怎麼當……隻是……”張儀冷靜下來,提出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有稷下學宮在前,會有人來鹹陽大學學習嗎?我秦國……呃……太後您懂得。”

“知道知道!蠻夷!文化沙漠。”羋婧不以為異的擺擺手。

其實在這個年代,稷下學宮也不過剛創立三十來年,但已經成為學院界的一哥。

原因很簡單,晉雖強,然三家分;楚國保守落後,唯血統論;秦乃暴發戶,地處西陲,蠻夷之國,隻有齊國又富又強,是千年老貴族。

而和忙於生計的窮人以及暴發戶比起來,吃飽飯閑著沒事幹的老貴族,在沒有生活的壓力下,更喜歡去研究學術。

因此,在百家爭鳴這段曆史中,由於齊國學風更濃,齊國的讀書人也更多,培養出牛人的可能性就更高。

良好的學風學氣,又為齊國吸引來更多外來求學的學子。

“我並不打算按稷下學宮那樣做。”羋婧渾不在意的開口說道:“我要建的學校,不是那樣的……”

稷下學宮比較特殊,除了像一般學校傳播知識、培養人才之外,還有兩個功能。

一是供百家互相撕逼用;二是讓這些學子瞎bb國政。

而在羋婧看來,學生學生就給我好好讀書,書都沒學會讀,就學人家瞎撕什麼逼?炮轟什麼國事?簡直一個兩個都是鍵盤俠。

嬴駟生前,已經根據羋婧的提議,在鹹陽建立了一個叫“百家講壇”的場所。

百家講壇之內,每逢五之時,則會開撕逼大會,主講者可以在台上宣揚自己的主張,不管是思想主張還是治國之道,隨便什麼樣都可以。

若有人反對,可在台下舉牌發言。

所以,羋婧的大學不想含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隻想做一個純粹的……秦國高級人才流水線工廠。

和齊國讀書人大把比起來,秦國有點像剛建國時的□□,沒文化的文盲多,單靠本國人才,別說是研究□□了,連一個會修拖拉機的都沒有。

因此,羋婧想建立的學校,是一個如同二十一世紀大學那樣,不求出能出一個發明□□的愛因斯坦,至少能給我三千會修、會造拖拉機的高科技實用型人才。

羋婧將後世大學的分科、理論向張儀一一說明,又將自己的要求結果也向張儀一一說明,“不求出有經天緯業之能的治國大才,但求出一些能辦事、會幹辦、知道該怎麼辦事的人才好。”

“這樣啊……”張儀摸了摸胡子,有些為難的說道:“臣怕風評不好。”

啥風評不好?太功利了。

稷下學宮可是打著交流和讀書育人這個博大的口號建立的,而鹹陽大學明晃晃的衝著培養人形電池這個目的去的,多功利多市儈啊。

雖然古人沒有“人形電池”這個說法,但並不妨礙他們有這種想法。

“畢業後包分配工作……我是說,畢業後成績優秀者可授官……非常優秀者,可留在鹹陽為官。”羋婧一點都不為難的說道。

人形電池就人形電池唄,愛來來不愛滾,我畢業包分配工作,有的是人想來求學。

“授……授官……”張儀一臉震驚的看著羋婧,掏了掏耳朵說道:“老臣沒聽錯吧?”

“沒聽錯……我說的是真的。”羋婧開口說道。

和東方六國官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相比,秦國由於這些年擴張的太快,基礎官員大大不足,隻能用原有的當時官員,不懂秦文又不懂秦律,每次看他們的公文,還得找翻譯,簡直是岐視文盲。

“這真是太……太……”張儀捂著胸口,一臉感慨的說道:“老臣真是沒生對時候。”

在這個沒有科舉、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想當官是一件讓貧寒學子,其實哪怕不是貧寒學子,也覺得十分十分困難的事。

正經當官,隻有兩種方法,一是自己刷名望,成為名人,等著那些諸侯捧著黃金上門求;二是自己求上門,給那些公子大臣當門客,等混熟了之後,再求著主家給自己介紹個活計。

但這樣子當官,並且當上大官的機率有多大呢?

講個故事,昔年商君見孝公,頭兩回見孝公,都把孝公說得當場昏昏欲睡,覺得寶貴年華都浪費了。

要是換個人,孝公在見過第一回之後,早不搭理他了,但無奈推薦商君的景監太過於給力,孝公還給了商君第三次機會,讓他有機會以霸道之術遊說孝公,讓孝公心中有所一動,願意聽他說下去。

最後,商君才以“富國強兵”之策,打動孝公。

要是換一個人,沒有景監這樣的好夥伴,敢冒著君王的怒火,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薦商君;又或者是景監再給力,孝公也不想搭理商君,那說不定曆史的車輪就得變一個方向。

可想而知,這種方法是極不靠譜的。

可是在沒有更好的方法之前,不靠譜的方法也得用。

像張儀當年,從魏國到楚國,又從楚國到秦國,輾轉千裏,中間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見到秦王得以封官。

他當年的時候,要是有這麼方便快捷的通道,他早就來秦國了。

“除了大學之外,我還準備建一個附屬小學。”羋婧又拋出一個新的理念。

“小學?是什麼?”張儀不解的問道。

羋婧微微一笑,開口說道:“小學就是教小孩子的學校,小孩子在小學學完之後,如果成績優秀的話,可以直接升入大學。”

現在是古代,又不是二十一世紀,沒有那麼多功課要學,再加上人的壽命有限,一個學生如果要在學校待到到二十多歲才畢業,簡直就是浪費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