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208,勿買(1 / 3)

“回稟陛下,少公子在外求見。愛玩愛看就來網 l。”內侍的通報聲,打斷正在考慮“如何鍛煉兒子一百”嬴政的思緒。

“讓他進來。”嬴政將暗衛報上來的奏折放到一邊,低著頭,開始批改另一份奏折。

熟悉的腳步聲在屋外響起,過了一會傳來胡亥甜甜的聲音,“兒臣拜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嬴政隻覺得腦中警鈴大響,上一次胡亥這樣說話是幹什麼來著喔,裝修章台宮。

說起來,章台宮到底被熊孩子弄成什麼樣了說是要保密,要給朕一個驚喜,不好朕派人去看,於是朕竟然真得沒有派人去看想想都心塞,完全不符合朕多疑的人設嗎

“你手上拿的是什麼啊”嬴政裝出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樣說道。

這一次,不管熊孩子再怎麼萌,朕都不能再被熊孩子牽著鼻子走了。

“是兒臣新寫的一篇文章,請父皇指教。”胡亥低下頭,雙手將手中的紙卷高高舉起,一臉無害的說道。

“新寫的文章”嬴政一臉狐疑的嘀咕著,同時示意趙高將胡亥的紙卷拿上來。

不會是新坑朕的一種方法吧自從生了這個熊孩子,嬴政覺得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已經完全沒有了。

懷著這樣的心情,嬴政略為有些緊張,甚至是誠惶誠恐的打開手中的紙卷,“維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匡飭異俗,陵水經地。憂恤黔首,朝夕不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很正常的一篇拍馬屁文,四平八穩挑不出什麼大錯。若是以前看見,嬴政必然很喜歡,但是在吃了胡亥這麼多高級馬屁之後,嬴政終於也可以笑而不語的表示“朕向來務實,從來不搞阿諛奉承”這一套。

“有什麼問題嗎句子通暢、標點無誤,讀著朗朗上口,沒有錯別字,給個及格吧。”嬴政開口問道。

“擦這麼好的文才及不對父皇,兒臣不是讓您看這個父皇,您沒發現那上麵的字不對勁嗎”胡亥膝行爬到嬴政身旁,以手指著嬴政手中的紙卷,開口說道:“字字字您沒發現有什麼不對嗎”

“字”嬴政白了胡亥一眼,沒看字那不是被你個小熊嚇著了嗎

在正常的曆史上,沒有胡亥的作用,嬴政依舊能對程邈尚不完善成熟的隸書一見喜之。在這個世界裏,看著一排排後世已經演化的十分成熟的隸書,每天都要批改大量公文的嬴政,立馬就查覺出了它們的妙用。而除開隸書這種新的字體之外,紙上所寫的文字更讓嬴政震驚,“明明朕沒學過此種文字啊為何幾乎每個字朕都認識,就算有個別字不識,也能根據上下文”

嬴政震驚的抬起頭,看了一眼自家寶貝小熊,正是因為閱讀的時候完全沒有壓力,再加上一開始被胡亥唬住,才導致他閱讀時竟然沒有覺察到,眼前這張紙上所書寫的,不但是新的書寫方式,而且還是新的文字。

一筆一畫,方方正正,而且書寫和記憶都極為簡單的文字。

身為大秦的皇帝,嬴政幾乎在一瞬間,就想到這種新書寫方式和文字,將會給社會帶來怎樣大的衝擊。

“你想到的”嬴政晃了晃手裏的紙,開口問道:“還有更多這樣的文字嗎”

若是隻有這樣區區一百來字,新書寫方式和文字的價值也不過如此,若是有上幾千字書同文

“非也。此乃下邽程邈費十年所書,具體怎麼樣兒臣也不清楚。”胡亥看著因為自己的話,臉上微微有些失望的嬴政,“嗬嗬”一笑,繼續說道:“不過程邈就在外麵侯著,父皇可以親自召見。”

胡亥十分滿意嬴政的表現,自己是隻聰明熊孩子,自家爸爸當然也得是個聰明的熊爸爸。

中華文化一脈相承,文字雖然有變化,但也不是毫無規律可言。熊孩子能在完全沒有學過繁體以及纂書的情況下,根據上下文結合而連猜帶蒙的讀古文;熊爸爸自然也能夠在沒有學過簡體字的情況下,根據上下文結合連猜蒙讀的讀簡體字畢竟簡體字與繁體字的相差不是太大,而自小接受皇子教育,至少會十來種國家文字的嬴政,是絕對學過繁體字他爹半隸半纂體的。

書同文是多重要啊,要是本熊早穿越幾十年,也得被父皇逼著學十來種文字,那真是太可怕了

“你”嬴政沒好氣的瞪了胡亥一眼,命令內侍傳程邈上前覲見,趁著對方還沒上來,飛快對胡亥說道:“熊孩子,說話能不這麼大喘氣嗎”

“父皇,兒臣也想遵旨不喘氣啊。但是不喘氣那不就變成死熊了”胡亥苦著臉,故作一副為難的模樣說道。

“哼”嬴政冷哼一聲,衣袖一揮,開口說道:“湊那麼近幹什麼下去跪好”

“哎父皇真是得”河還沒有過呢,就把橋拆了。

胡亥故作失**狀爬回原處,擺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樣坐好,等著程邈進入屋裏時,兩父子已經雙雙表情嚴肅的坐在那裏,一副人模人樣的模樣,完全看不出熊爸熊孩的風範。

“聽胡亥說,這是你寫的”嬴政一邊說著,一邊上下打量著程邈。

雖然來之前,胡亥將程邈從裏到外的清潔了一遍,衣服也重新換了一套新的,但那因為長年坐牢而營養**,而風一吹就倒的“柔弱嬌軀”,卻是掩飾不住的。

“此乃罪民在獄中為償己之罪,而所書之字,名為隸書,一共三千餘字。”按照少公子一早交待自己說的話,程邈用顫抖抖的手,從懷裏取出一疊紙。

這是這幾天,少公子和自己兩人,根據自己早已寫好的三千字,再以簡體字重新整理編輯後的文字,比原先自己準備獻上的隸書,結構更為嚴謹成熟,讓原來還對“隸書”取代“纂書”而揣揣不安的程邈,信心大增鬥誌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