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對戰(2 / 3)

聶青婉問他是不是見過霍純孝,殷玄印象中似乎是記得有這麼一個人,但不知道是誰,就不大上心地應了一聲是見過。

結果,聶青婉問他覺得那姑娘怎麼樣。

殷玄眼眸緩緩一眯,抬頭看著她,想要從她臉上捕捉出她說這話的內心意思,可太後是他能窺視到心門的人嗎?

看了半天,沒瞧出端倪,他就說了句,"沒印象。"

聶青婉聽到這三個字,沒再繼續往下說,很有技巧性地又把這個話題給繞開了。

那天之後殷玄就覺得不對勁,後來又碰到霍純孝了,他就認真地打量了她幾眼,小姑娘長著一張眉開眼笑的臉,他以前真沒注意,這張臉跟個向日葵似的。

太後當著他的麵專門提及這個小姑娘,是為何?

殷玄這個時候是萬萬沒想到這個小姑娘是太後給他選的太子妃,未來的大殷皇後,他今年才十二歲,哪裏會想到太後那麼深謀遠慮,在他還是十二歲的時候就在給他物色太子妃,關鍵是,小國未滅,山河未統,指不定未來的十年他都沒辦法呆在宮裏頭,娶什麼妻呢?

壓根沒想過,也就沒多想。

殷玄之所以多看了霍純孝兩眼,完全是因為聶青婉問了,他上回沒答上來,這次看清楚後,下次她再問,他就能評價了。

這次的戰爭來的很快,是從東部爆發開的,完全毫無征兆,等急報傳進大殷皇宮的時候,大殷臨東的邊錘兩鎮全被攻占。

這一回,曲商來勢洶洶。

聶青婉迅速調來聶西峰和陳溫斬,讓他二人先領兵抵達東部邊錘,守住要害之地。

二人領兵離開之後。聶青婉麵色凝重地喊來殷玄,又讓任吉去喊封昌和聶不為以及殷天野,又讓聶音去通知殷德和文武丞相,讓他們進宮議事。

對老臣的任命跟以前還是一樣的,就是讓他們坐鎮宮中,守好後方。

對四個將領的任命則不一樣了。

聶西峰和陳溫斬領兵去了東部邊錘,聶青婉卻偏不去東部,她讓殷玄和封昌帶兵去北部,襲擊北部小國,分化小國的戰線。

小國們確實團結了,作戰也能協調一致了,但遺憾的是,他們沒有統一,地域是分散的,而分散的地域更容易讓人分化。

聶青婉這次是從北部逐一破之。

當然,小國們發動了主攻,一定做好了全麵防線,每個地方應該都設有暗哨,暗中注視大殷的一切,隻是麼,陳溫斬素來最擅長砍別人的眼珠子,所以先派陳溫斬和聶西峰出兵,不怕那些暗哨不瞎。

縱然不是全部都瞎,瞎幾個也對他們出兵極有利。

戰火來的猝不及防,聽著聶青婉的部署,殷德隱隱地露出了幾絲擔憂,分兵東北兩進,要是被敵人分化而破之了怎麼辦?

殷德有這樣的擔憂,聶武敬也有。

身為武將,聶武敬自然能在短時間內就能分析出現在的局勢是什麼樣的了,他知道太後的脾氣,勸解無用,他便建議道:"太後領太子在前方攻戰,臣領兵在後方支援怎麼樣?"

見聶青婉張嘴就要應話,雖不知道她是要同意呢還是要拒絕,聶武敬也不讓她有說話的機會,他又接著道:"大殷帝都內還有很多武將坐鎮,亦有幾百萬雄獅坐鎮,曲商再敢,也不敢直襲我大殷帝都,上一回他沒有抓到你,也沒有搶得天子劍,這一回他若是破釜沉舟,意不在打勝仗。而隻在於殺太後,殺太子,毀我大殷帝國的鎮國之器天子劍呢?此戰比上一回豐丘那次還要凶險,太後不要駁臣的建議,不然,臣不同意太後親赴戰場。"

聶豎有也在一邊附合,殷德也跟著附合,沒辦法,三個老臣鏗鏘直言,再加上聶青婉也知道此戰比上次的豐丘之戰還要凶險,有聶武敬在後方支援。她也能毫無顧忌地在前方指揮。

士兵們知道背後有靠山,更加不會畏。

聶青婉點了點頭,同意了。

這一回曲商不玩陰的,就玩明的,他的目地也確實如聶武敬所猜測的那般,突襲大殷邊錘小鎮,就是為了惹怒激怒聶青婉,讓她再一次親臨前線。

而她這一回來了,就別想再走了。

大殷將士千萬,以目前這些小國的實力確實扳動不了,但扳動不了整個大殷帝國,卻可以毀太後,殺太子,奪天子劍。

他就不信,傾所有小國之力還殺不死兩個孩子。

當天子劍異手,太子身亡,太後歿,那麼大殷必將動蕩,縱然士兵千萬又如何?悲傷會籠罩他們,當大殷士兵們士氣低下,從裏到外都浸在失去太後,失去太子。失去天子劍的悲傷裏的時候,小國的士兵們卻會士氣高漲,到時候,以一敵十,完全不在話下,拿下大殷帝國,也不在話下。

所以,曲商的第一步計劃就是殺聶青婉。

而想要殺聶青婉,就必須得把殷玄調開,把封昌調開,把那幾個將領調開。

而調開他們的方法,就是在大殷邊錘各地興兵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