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對戰(3 / 3)

所以,當聶西峰和陳溫斬奔赴到東部被侵占的邊錘小鎮的時候,小國們的兵又忽然一下子撤開,去襲擊其他的城鎮了。

而當他們趕到其他小鎮的時候,小國們的兵又全部撤開,去襲擊別的州鎮。

如此反複。

這麼以來,聶西峰和陳溫斬就變得極為被動,追在小國們的屁股後麵跑。

當又一次在邊錘的小鎮上撲了個空,聶西峰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陳溫斬也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他們得化被動為主動,截住這些小國的士兵們。

聶西峰和陳溫斬對望一眼。然後雙雙往後一招手,喊來自己的副將,讓他們領一半兵力去追小國的士兵們,他們領另一半的士兵去偷襲這幾個小國的大本營。

當然,這個時候去搞偷襲,必然會遭到小國們的圍殺埋伏,但能圍殺埋伏他們的肯定不是這幾個小國的士兵,一定是其他小國的士兵。

那麼,這就好辦了呀,通知聶青婉,讓她做好螳螂捕蟬,甕中捉鱉。

聶西峰和陳溫斬的計劃很簡單,就是你跑我追,但我不全力追,分一部兵力去追,另一半兵力去直搗皇龍。

而在直搗皇龍的時候,別的國家但凡派兵解圍,堵殺,聶青婉就從背後進行第二次偷襲。

偷襲誰呢?

偷襲那些出兵增援的小國們。

當然,在聶青婉派兵去偷襲的時候,照樣的會遭到別的小國們的解圍,堵殺,那麼,就再進行第三次偷襲。

如此,就把小國們的兵力全部牽製住了,這樣就完全化被動為主動了。

這次出來帶的兵很多,每人三十萬,聶西峰和陳溫斬二人的兵力合起來就是六十萬,足以輕鬆對抗十個小國。

既便分派出了一部分兵力,他們也無懼十個小國的圍堵。

而聶青婉那邊的兵就更多了,四個人,一共一百二十萬,聶青婉這次也帶了三十萬兵出來,有了豐丘那一戰之後,她怎麼可能還兩手空空呢?

那麼,五個人的兵力,加起來就是一百五十萬,接到陳溫斬的信後,聶青婉讓聶不為和殷天野配合陳溫斬和聶西峰,進行追擊與圍絞戰,她隨著封昌和殷玄去北部。

三個人,九十萬兵力,橫陳北部領土,北部諸國全部整兵以抗。

時遇七月。北部一片炎熱,華圖代表綏晉北國親臨戰場,大將王啟之隨之左右,看著前方的大殷士兵,以及少年將領,華圖蹙眉衝王啟之說:"若是敗在了這樣的少年手上,咱們以死殉國算了,丟人呐。"

王啟之倒不這樣認為,他低聲說道:"大殷太子雖年輕,但八歲隨太後出征,十歲正式上戰場。到現在十二歲,已馳騁沙場多次,能與他交手,是我們的榮幸。"

華圖歎息道:"這樣的榮幸我壓根不想要。"

王啟之淡笑地抿了抿唇,衝他說:"我們接到的命令是但凡遇到了大殷太後或是大殷太子,就一定要報信通知,你通知曲商了嗎?"

華圖仰頭看了看天,估摸著說道:"這個時候,曲商應該已經接到信了。"

王啟之聞言就道:"那就先誘敵深入,再實行圍攻吧?曲商接到了信,一定會派兵過來。或者,他還會親自來呢,大殷太子出現的地方,必然也有大殷太後,太後沒來戰場,那麼,她一定在方圓的某塊地方關注著戰場,拖住太子,也就等於拖住了太後,等曲商來了,一舉將大殷太子和太後捉拿了。"

華圖可沒有王啟之那麼樂觀。但並不是說華圖對自己沒有信心,對綏晉北國的士兵們沒有信心,對小國們沒有信心,他隻是十分客觀地說道:"如果曲商還沒趕來,咱們就敗了呢?"

王啟之一聽,麵色一怔,扭頭看他,"如果敗,那就降。"

華圖眯眼,"降嗎?"

王啟之凝重地點頭,"不僅降,還要真心實意地提供曲商的作戰計劃給大殷帝國的太後,以保整個綏晉北國百姓們的安全。"

華圖瞪著他,"你是讓我做叛臣?"

王啟之瞅著他,聲音很淡很沉,亦很鎮定,"你非臣,又不隸屬曲商所管,之所以奉他為帥,無非也是因為他的身份,若他不是彌族之後,你會聽他調遣嗎?不會。而他一個小小的彌族之後,就沾了大殷祖輩們的一些情份,都能讓小國甘願聽從,更何況大殷帝國的真太子和真太後了,歸順大殷,是保全國民,你身為君王,得有這樣的覺悟,你的臉麵不重要,百姓們的命才重要。"

華圖一噎,無語了半天,丟一句,"你不應該當將l軍,你應該當文臣,有你這犀利的嘴皮子在,誰能與之爭鋒呀。"

王啟之毫不客氣地收下君王的讚美,"謝皇上這麼抬舉臣,不過,臣也確實是文武雙全,這是整個綏晉北國都眾所周知的事兒,皇上的抬舉也隻是在闡述一項事實。"

華圖別過臉,忍住笑聲,見過不要臉的,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文武雙全,他也真敢說。

王家劍法很出名,北地的小國很多,但唯綏晉北國最厲害,這對上殷玄和封昌,自也是他們打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