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再不好做也要做。
曲商是最大的禍害,隻有先除了曲商,死的人才會少,就算戰爭還會持續,但一定不會死太多人。
聶青婉也不給殷玄和封昌傳信說作戰計劃略有改動,一來封昌和殷玄正在戰場上撕殺,戰場那麼大,誰知道他二人在哪裏,二來就算派人進了戰場,也不一定能活著走到封昌和殷玄的跟前,所以聶青婉這邊就自己行動了。
殷玄對戰王啟之,二人都是劍中高手,王啟之的王家劍法確實十分的了得,殷玄以前從沒覺得對手難搞,可這一回他分明感受到了對手的強悍。
隻是,殷玄是遇強越強的人,而且他心中有堅定的信念,一定要贏,不能輸,所以,打了半天,二人不分上下。
原本小國這麼多,有才的將領也不少,小國的國君們有一些會武,武功也不弱,有一些不會,他們接到的指令就是殺太後,殺太子,奪天子劍,所以在殷玄衝進了戰圈之中後,領頭的國君們就都圍了上來,隻是都被封昌擋住了。
這個時候封昌自然也看出來這些人的意圖了,所以交戰數百回合之後,封昌想暫時收兵,可小國們咬著他們不放,沒辦法,隻能滅,但戰爭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算兩方打的如火如荼,可也會累。
一天之後,晚上各自收兵。
聶青婉這個時候已經繞到了後方,但她暫時並沒有行動,她在靜靜等待。
而前方戰火休停下來後,任吉就在聶青婉的吩咐下去找了封昌和殷玄。向他二人傳達了太後新擬定的作戰計劃。
封昌和殷玄聽了,自然全力配合。
而聶武敬那邊也帶了兵去攔截圍殺曲商,隻是沒能成功,曲商這個人確實狡猾,他讓左翼混淆敵軍的視線,而他自己則秘密帶兵從背後去了北地。
當然,西地與北地之間相距甚遠,就算一個人快馬加鞭,也得半個月才能趕到,更不說現在還著兵,就算急行軍,也要一個月後才能到達北地了。
而這一個月北地的戰爭持續不下,大殷士兵強悍,可小國們是進行過精心部署,又是有預備的作戰,故而並沒有落下峰。
聶西峰和陳溫斬領兵去剿滅那些騷擾大殷邊錘之鎮的小國大本營,聶不為和殷天野配合行動,月餘之後,小國們安分了,不再出兵去騷擾,當然,也是因為後方的副將們斷了他們騷擾的路。
故而,一個月後,四個將領親自領兵,去北地與聶青婉和殷玄以及封昌集合。
四個將領手下的士兵都有損傷,好在他們出來的時候帶的士兵不少,扣掉損傷,還有一百多萬,這麼多大軍壓境,北地危亦。
而這個時候,曲商也順利到達了北地。
隻是,他沒有輕舉妄動。
他在等左翼。
左翼被聶武敬攔住了,但左翼也是個狡猾的人,他帶的兵雖然被聶武敬攔住了,可他本人沒有暴露,亦沒有出現,所以他很輕鬆地就跑掉了。
他也去了北地,與曲商彙合。
如此,北地就成了戰力漩渦之地。
安營紮了寨,華圖和王啟之以及其他的將領還有其他小國的國君們坐在帳蓬裏議事,這個時候他們還不知道聶青婉已經繞到了他們大本宮的後方,等待時機出擊。
他們現在討論的就是如何獵殺殷玄。
殷玄不單是太子,還是這次對方的帥,而不管是殺死太子。還是殺死敵帥,對他們來說,皆是鼓舞人心,振奮士兵們的士氣的好機會。
王啟之說:"去偷襲?"
華圖說:"不妥當,我覺得還是把他誘出來再進行擊殺比較容易,也比較安全。"
小國國君說:"想要把他誘出來,不容易呀。"
華圖說:"確實不容易,所以才找你們來商量。"
小國國君們沉默了。
將領們沉默了。
王啟之也垂著眸頭,謹慎地思考。
用什麼方法把殷玄誘出來呢?
想了半天,華圖一拍大腿道:"我有一計。"
眾人都抬眼看他,眼神詢問:"什麼計?"
華圖伸手招呼他們過來。他附耳給他們聽。
華圖的計策也不複雜,就是佯裝投誠,以曲商的行跡為餌,誘殷玄出來。
豐丘那一役之後,所有人都知道殷玄對曲商恨之入骨,曲商在豐丘傷害過太後,而太後是殷玄的恩人,更甚母親,殷玄對太後的孝心大殷所有百姓們都知道,他們這些小國們一直關注著大殷呢,自然也知道。
所以,拿曲商的行跡為餌,殷玄一定會出來。
眾人覺得華圖的這個計策十分的好,就都讚同了。
於是半夜的時候殷玄就接到了對方送進來的一封信,他看完信,沒有行動,而是讓甘城去把封昌喊了過來。
待封昌來了後,殷玄把信遞給了封昌看。
封昌看完,沒發表意見,隻問他:"你是什麼打算?"
殷玄說:"誘之反誘之,我去赴約,你領兵埋伏。不管我跟他們起不起衝突,都將他們一舉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