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苒暗暗鬆了口氣。
這句不要難為下人,至少說明她不是奴婢瘦馬什麼的,還好還好。
“還不快侍候姑娘上車。”錢嬤嬤嗬斥了句。
“我要拿點東西。”李苒說著,轉身進屋,片刻,抱著那隻裝著金頁子的小箱子出來。
錢要拿好,手中有糧,心裏不慌。
車子就堵在院門口,油潤的木頭,圍著亮藍綢車圍,車前的兩匹馬矯健漂亮,車夫年青壯實。
老黃家的拿著把梳子,站在車門前,攔住李苒,三兩下,就攏起李苒的頭發,一左一右挽了兩個發髻。
李苒被推上了車,車裏滿鋪著厚而鬆軟的墊子,寬敞到可以伸直腿躺下,四周放著的靠墊都是嶄新的絲綢。
沒等李苒坐穩,車子就晃動往前了。
李苒急忙放下小箱子,撲到車廂一側,好不容易搞清楚怎麼打開車窗時,車子已經走出去很遠了。
車窗外麵是高到看不到頂的石頭牆,車子很快轉個彎,四周猛的暗下來,片刻又明亮起來。
李苒急忙將頭伸出車窗,往後看到了一個城門洞,以及城門上麵,巨大的善縣兩個字。
那個小院所在的地方,叫善縣。
出了城門,馬就小跑起來,車子顛簸的十分厲害。
李苒堅強的趴在車窗台上,看著外麵絡繹不斷的行人,看不清賣什麼的小攤小販,以及遠處田裏勞作的農人。
很快,小攤小販沒有了,行人稀疏起來,隻有勞作的農人。
李苒看了一個來小時,累了,往後倒下。
歇了一會兒,爬起來,在顛簸中,一點點細細察看整個車廂。
一個個小抽屜都是空的,有暖窠茶壺杯子,也是空的。
李苒再次倒在車廂裏,伸手摸到她的小箱子,拉到身邊,歎了口氣。
這個長安侯府,很不歡迎她麼。
情況不大妙啊。
李苒早上起來的時候就餓了,早飯沒來得及吃,從院門被推響到剛才,一連串兒的事兒讓她渾身緊繃的顧不上餓,這會兒稍一放鬆,肚子就開始小聲咕咕。
李苒一動不動躺著,感受著肚子裏的嘰嘰咕咕。
她不打算喊一句她餓了,先看看再說。反正,挨餓這事,她非常擅長。
大約十二點一點的時候,車子停在間茅草搭起的棚子旁,棚子裏擺著粗陋的桌子凳子,棚子那一邊,幾間瓦房,一排灶台,看樣子是個做路人生意的小飯鋪。
幾個布衣婆子迎在棚子外,請李苒到旁邊布幔圍起的馬桶上方便過,送了水洗了手,再請李苒坐到中間一張桌子旁。
錢嬤嬤和另外兩個婆子,在她坐下後,在棚子最邊上的一張桌子旁坐下。
布衣婆子送了飯菜上來。
李苒麵前,擺了一小缽濃白的羊肉蘿卜湯,一碟子醋熗蓮藕,一碟子炒雞丁,一碟子翠綠的不知道什麼菜,以及,一小碗米飯,和兩隻小小的饅頭。
錢嬤嬤三個人麵前擺的菜比她這邊多,她看不到是什麼。
李苒先喝了兩碗湯,接著吃飯。
她安靜無聲的吃,錢嬤嬤那邊,更是一聲沒有,偶爾一兩聲筷子碰到碗碟的聲音,也是她碰響的。
李苒很想把湯菜飯都吃光,她能挨餓,也很能吃。不過,這具身體不行,湯喝的太多,她隻吃了小半碗米飯,就撐的吃不下了。
婆子撤了飯菜,送上茶壺杯子,很好的茶,清香透亮。
李苒站起來,走到車旁,踮腳探身,摸出暖窠裏的那隻空茶壺,回到桌子旁,將茶從這隻壺倒進那隻壺裏,放回到車上暖窠裏。
錢嬤嬤和兩個婆子一言不發的看著她。
放好茶壺,李苒沒再回棚子,沿著棚子走到靠近鎮子一邊,看了片刻,正要轉向另一麵,錢嬤嬤的聲音傳來:“姑娘請上車吧。”
李苒上了車,趴到車窗台上,看著一晃而過的鎮子,遠處的農田,和更遠處的山林樹木。
她知道了現在是早秋季節,這一路上有山有水,農田密布,看起來十分美好。
天近傍晚,車子停進一座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大院子,院門口有牌子,叫迎陽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