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胸甲(1 / 3)

肖天健離開這個小院的時候,心情變得大好,盧象升雖然最終沒有同意肖天健出山做刑天軍的官的邀請,讓肖天健多少有點遺憾,但是他卻接受了肖天健的建議,決定在相當一段時間之內,會當肖天健的幕後的參議,幫他出謀劃策,假如有朝一日肖天健再和建奴交鋒的時候,便是他出山重披戰袍的時候,等那時他會親自提刀上陣,和肖天健並肩共禦建奴!

而且肖天健和盧象升也探討了一下眼下他的計劃,盧象升對於揮師陝西也表示反對,原因和肖天健考慮的基本一樣,就是陝西的人口凋敝的太厲害,奪之卻不能養兵,反倒是先要耗費刑天軍大量精力和兵力,事後還要投入很大的力量守禦,眼下並不附和刑天軍的利益。

而對於攻打開封,盧象升雖然同意肖天健的判斷,認為取開封將會給朝廷以沉重打擊,但是卻有些擔憂,在他看來,開封城實在是一座堅城,而且兵力並不算少,很難短期之內攻克,一旦不克,將會打擊到刑天軍的士氣,而且打開封,朝廷不會坐視不管,可能會招致官軍四麵來援,倒不如先下湖廣,取得豐饒的湖廣之後,先奪南京,如此一來斷掉南方支援的北京也自會崩潰!

不過肖天健還是堅持了他自己的意見,要先打開封城,至於開封城池堅固確實不假,曆史上李自成三圍開封城,最後也沒有能拿下開封,這他是比誰都清楚的,但是曆史已經成為了過去的曆史,他刑天軍的攻堅能力可早就不是李自成可以相比的了,先不說刑天軍自己早已建立了火炮生產的大型工場,眼下不但晉南可以鑄造各型大炮,河南這邊的盧氏、舞陽、汝州等地,都建立起了新的匠作營,可以大批的鑄造火炮和打造新型的自生火銃,源源不斷的裝備軍中使用,近期還從北方的官軍和韃子手中繳獲了不少的重磅紅夷大炮,加上他們有專門的工兵營幫助主力進行攻堅作戰,戰鬥力豈是曆史上李自成麾下的那些烏合之眾可以相比的!

所以打開封他是有足夠的把握的,這也是他向天下展示他刑天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一個最好的時機,另外對於朝廷派兵來援這件事上,他更沒有一點擔心,他怕的是官軍不來,隻要來,他就有把握將他們留下,更何況眼下中原局麵在他的控製之中,官軍也不是想來就能來得了的,朱由檢你不是想趁老子北上來占老子便宜嗎?這一下還給你一個開封之戰,讓你再來一次偷雞不成蝕把米!這開封我肖某攻定了!

肖天健在從盧象升哪兒出來之後,隨即便去了汝州城外匠作營視察,這裏的匠作營是隸屬於後勤部的一個新建的匠作營,工匠主要來源則是從陽城匠作營抽調過來的師傅,以及北方招募的工匠組成,是去年下半年新建立的一個匠作營,說白了就是兵工廠。

而河南中西部許多地方本來就是產煤的地方,加上晉南的鐵產量連年大幅增長,晉南本身已經消耗不了這麼大的鐵產量了,所以大批所產出的精鐵便開始通過黃河轉運到河南這邊,所以鐵已經不是製約刑天軍軍力發展的因素了。

再加上現在晉南不但產鐵,而且已經初步開始以新建的原始高爐,來進行煉鋼,雖然產量很低,有時候質量也不算太高,但是也起碼已經邁出了一大步,使得打造火銃的時候,已經部分應用上了新煉成的鋼材,如此一來使得刑天軍的火銃就更為犀利了一些。

但是汝州這裏的匠作營除了生產炮銃之外,還負責生產一種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刑天軍一直以來比較缺乏的甲胄,這次北征肖天健幾乎征用了軍中絕大部分的甲胄,才將北征的兵將武裝了起來,而甲胄在眼下的戰爭之中,還是不可或缺的東西,於是也提醒了肖天健要加強這方麵的建設。

其實肖天健並不是故意這些年來忽視盔甲的生產,主要還是因為能力有限,打造一件盔甲所需的鋼鐵比造一杆鐵銃需要的精鐵還要多,以前他需要大批的火銃,所以要將有限的人力物力都集中在打造炮銃的事情上,所以雖然也生產甲胄,但是產量一直都比較低,所產的甲胄也多為舊式的甲胄。

但是去年在和官軍數戰之後,軍中一些老兵因為缺乏甲胄,倒在了敵軍的刀槍箭矢以及銃彈之下,損失一個老兵對於肖天健來說都很大,所以肖天健開始轉變了念頭,決定還是要大量投產盔甲,來武裝他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