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直逼襄陽(1 / 3)

開封府的暫任河南巡撫高名衡這段時間很是憂愁,開封府城外各個縣城,眼下基本上大部都被刑天軍給蠶食掉了,即便是縣城沒有被刑天軍攻克,但是縣城周邊的村堡也大多數投了刑天軍,剩下的縣城也都變成了一座座孤零零的城池,根本無法再給開封府提供什麼糧食的救濟,僅剩下了城外周邊二三十裏的範圍還算是開封府的轄地,城中的百姓們因為得不到足夠的糧食供應,許多人都拖家帶口的出城逃走了,留下的大批都是從河南各地逃入開封府的有錢人,而糧食這東西變成了稀缺物品,一時間價格飛漲到了一鬥糧食要一兩銀子的價錢,甚至還要更高的程度。

開封本是明朝時代北方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內外人口達百萬之眾,大有重現北宋汴京的繁華的氣象,可是經過連年的戰亂之後,城外的民眾數量急劇下跌現如今僅剩下了不到三十萬人,而其中外來逃難的,還有兩三萬人,城中民眾的數量也急劇下跌到了不足十幾萬人口,現如今單是兵將就養了近萬人,可是這些兵將缺糧之下便隻能去搶老百姓的糧食,城外到處都是刑天軍監視他們的暗哨,而就在開封府周邊就常駐有刑天軍一個戰兵營,三個預備營,時刻監視著開封城的官軍動靜。

最開始的時候開封府的官兵還敢出城二三十裏甚至是四五十裏去搶糧,但是近期被刑天軍伏擊了幾次之後,便隻能在開封城周邊十幾裏內的地方活動了,而開封城周邊的百姓因為怕遭到官兵的搶糧,於是幾乎盡數朝更遠的地方進入到刑天軍轄地之中謀生,以至於讓這些官兵們在去年底連搶糧都變得極為困難。

刑天軍這種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極大的限製了開封府官軍的活動能力,並且給開封府造成了巨大的糧荒,而開封府眼下隻能依靠運河上每日運入開封城的少量糧食維持,以至於米糧價格飛漲,已經到了百姓絕對無法承受的地步,本來高名衡還指望著朝廷能發兵來救開封,解開封之圍,可是韃子的入寇卻使得開封府斷了這個念想。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朝廷即便是在韃子入寇期間,還是想到了趁機克複河南失地的事情,年後派出數路大軍攻打河南,這讓高名衡又燃起了一絲希望,這段時間跟打了強心針一般,上躥下跳的於城中豪紳權貴以及官員們到處征集糧秣,招募兵馬準備出城克複失地,恢複對河南的管轄。

可是和曆史上有很大不同的是此時的刑天軍不比曆史上的李自成的軍隊,刑天軍兵馬數量少,戰鬥力強悍,而且軍紀嚴明,雖然他們也進行搶掠,但是他們的搶掠目標卻多集中於那些各地的大豪以及權貴身上,而對於普通的百姓卻幾乎是秋毫無犯,為此還多次處斬過不少的違反軍紀禍害百姓的兵將,早在一兩年之前,刑天軍便打出了剿兵安民、解民倒懸的旗號,並且派出大量的細作在河南甚至周邊的地域民間進行宣傳,以至於在民間絕大多數百姓都知道刑天軍乃是仁義之師,所以大多數老百姓不但不思幫著官府對付刑天軍,而且還暗中給刑天軍通風報信,甚至幹脆就幫著刑天軍幹。

所以眼下開封府之中,並非像是曆史上李自成三圍開封府的時候那樣軍民同仇敵愾堅持抵抗到底,而是老百姓無不盼著刑天軍趕緊過來,省的他們被城中官軍禍害到死,倒是城內的周王比起洛陽的福王顯然要聰明許多,在得知刑天軍要大舉來犯之後,當即便取出府中二十萬兩銀子還有王府的糧食,發給城中官兵們讓他們拚死抵抗,在這一點上,倒是著實調動起來了不少官兵的鬥誌。

有了周王的帶頭,城中那些的豪紳權貴們也都不再吝嗇,高名衡多次告誡他們,城破之後他們都要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所以這些富人們對刑天軍是恨得咬牙切齒,到了這會兒也心知沒有退路可選,一邊大肆散財,幫著開封城招募兵員,一邊將家中子侄也都趕上城頭幫著守城。

就連逃入開封的那些河南各地的權貴富豪們也心知城破他們則無幸免之理,到了這兒已經是沒有退路了,所以紛紛也都帶著家中的親戚莊丁家仆登城禦守,並且散盡家財打算在開封跟刑天軍拚死一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