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南下五 意外收獲(2 / 3)

鳳陽大牢之內,石應詔就像一夜之間老了十多歲,往日的囂張氣焰全沒有了,精神萎靡地坐在草席上。

隔壁牢房裏一群小太監也都垂頭喪氣的,有個小太監說道“石公公做下的惡事,與我們有什麼相幹?怎麼也把我們關起來了?”

“我說小狗子,那個綁住唐王的石墩不就是你和候小五,李小眼一起搬的麼?怎麼就和你沒關係?”另一個小太監嘲笑道。

“放你媽的p,盧九德,你這是誣陷我們哥幾個!弟兄們揍他!”小狗子惱羞成怒。幾個小太監挽起袖子就揍盧九德,平日裏與盧九德關係好的太監一看連忙還擊。牢房裏亂作一團。

“怎麼回事?都給我住手!”路振飛大喝一聲。他剛和周仁遠馬士英進了牢房就看到這一幕。

盧九德鼻青臉腫的爬了過來,哭喪著臉喊道“路大人,快放我出去!是我啊,盧九德!”

路振飛仔細辨認了一下,認出就是到他府衙裏報信的太監盧九德,趕快吩咐獄卒把他放了出來。

“石應詔,你現在認不認罪?”周仁遠大聲問著石應詔。

石應詔抬起渾濁的眼睛,一看到路振飛邊上的盧九德,頓時冒出了怒火,惡狠狠地說道“原來是你這個狗奴才出賣了咱家,咱家就是死也不會放過你!”說著伸出雙手想要抓住盧九德。

盧九德嚇了一跳,連忙躲在路振飛的身後,大喊道“石應詔,你做的惡事天理不容,喪盡天良!”

“石應詔,你死到臨頭還如此囂張,就不怕本王奏請皇上把你送到錦衣衛去,讓你嚐嚐生不如死的滋味麼?”周仁遠怒聲道。

“啊?錦衣衛?”石應詔一聽渾身發抖,這錦衣衛的酷刑可是天下皆知,他立馬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求饒“王爺,饒命啊!求你不要把我交給錦衣衛,老奴願招!老奴願以家產捐給朝廷,求王爺放我一條生路。”

“喔--?你有多少家產?”周仁遠蠻有興趣的問道。路振飛一聽急的想開口說話,周仁遠對他搖搖手。

石應詔聽了心頭一喜,以為有戲,連忙說“老奴在南京有座大宅,宅子裏有二千兩黃金,二十萬兩白銀,在這鳳陽還有二百畝田地。”

“啊--!這死太監真有錢啊!”眾人一聽石應詔的家產竟然這麼多,都在震驚的張大了嘴巴。

“你一個小小的守陵太監總管,竟然有如此多的財產?說,你是不是貪汙了修陵的銀兩?”馬士英很惱火的問道,自己這幾年好不容易湊出的修陵銀兩看來被這死太監貪汙了不少。

“不,不,馬大人,老奴絕不敢貪汙修陵的銀兩!這些銀兩都是南京的爵爺們送與老奴的!”石應詔急忙答道。

“南京的爵爺?他們為何要送你這麼多的好處?你說明白?”眾人更加疑惑了。

“這----。”石應詔有些遲疑。

“不說是吧,那就別怪本王不客氣了,看來你很想嚐嚐錦衣衛的酷刑啊!”周仁遠威脅道。

“不,不,老奴願說,老奴願說。”石應詔狠下決心,為了活命說道,“前些年,張賊攻打鳳陽時,老奴押著唐王逃到了南京,和南京的幾個爵爺攀上了交情。張賊撤走之後,他們找到老奴,說想在鳳陽附近買些良田,因為老奴在這裏呆的時間長,就幫他們低價購了些田地。他們為了酬謝老奴,就送了這些錢財。”

“你到底幫他們購了多少田地?他們要送你這麼多的錢財?說--!”周仁遠沉聲道。

石應詔呐呐道“大約--大約一百六十萬畝左右!”

“什麼?我的天啊,這麼多土地?”馬士英和路振飛驚呆了。

周仁遠怒極反笑,“哈--哈---哈--好的很!真是好的很!叫他把南京的一幹人等的名字全部列出,花了多少錢買了多少地全部一一列明!”周仁遠吩咐路振飛。

周仁遠出了牢房,陰鬱地看著天空,這真是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啊!

馬士英和路振飛拿了石應詔的口供出來,看周仁遠心情很不好。

“王爺,這件事情真是聳人聽聞,你看這供詞上三兩銀子便買斷了一畝良田,這簡直是掠奪啊!但是沒有原告,我們地方官府也不好插手。還望王爺和太子為我安徽百姓討個公道!”馬士英把供詞遞給了周仁遠。

周仁遠看了一眼供詞,上麵列明了南京大大小小的功臣勳戚的名單和各家兼並土地的數量。心裏又惱又恨,這幫國家的蛀蟲!“供詞我帶回南京交給太子。先把石應詔押在鳳陽大牢,等我回到南京之後再做定奪。”

周仁遠和墨竹二人換了便裝離開了鳳陽,騎馬趕回南京。

兩人趕了半天的路程,便在官道旁的茶棚喝茶休息。隻見茶棚外進來一男一女,男的英俊瀟灑穿了一件白色圓領長衫,女的非常美貌,眼神還帶著英武之氣,披了件紅色披風很是惹眼。女子對那男人說道“岩哥,咱們快休息一下。這兩天趕路都累死我了!”男人微微一笑,他一看到正在喝茶的周仁遠心裏一驚,連忙說“咦--這不是周兄弟嗎?”

周仁遠一愣,再仔細一看,也是心裏一驚,當下笑道“這不是岩公子嗎?真是幸會,幸會!”原來進來的這一男一女正是李自成手下的李岩和紅娘子。

“來,來,娘子,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周兄弟。”李岩叫紅娘子過來。

“奴家見過周兄弟!”紅娘子對著周仁遠施了一禮。

周仁遠連忙還了一禮,“嫂夫人不必多禮,二位如不嫌棄請一同來小弟這桌如何?”其實周仁遠心裏在打鼓,這李岩和紅娘子不在陝西河南待著,怎麼跑到南方來了?難道李自成又有新動作?這不得不令他警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