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上月底張獻忠的二十萬大軍已經攻破襄陽,所以張獻忠大軍接下來便會一路南下,接下來便是武昌,長沙和我衡州,這也正是四兒離開之前說的,雖說現在有左良玉的與張獻忠對峙,但是指望左良玉大家還是死了這條心吧。大家說怎麼辦吧!”
何海龍一幫將領開始小聲交談起來,張獻忠的軍隊已經進入hb兵指hn是必然的事情。左良玉擁兵自重,連皇帝都指揮不了他,而且他的軍隊軍紀太差,已經吃了幾個敗仗了。將來保衛hn保衛衡州也是靠不住的。
“啟稟王爺,我衡州軍兩萬精銳守城應該沒什麼大問題,再說現在軍械司在羅—羅什麼顧問?”何海龍一時想不起來,“羅斯特!”副將連奎勝在旁邊小聲提醒道。
“對,羅斯特顧問的指導下,火炮和火銃的威力有了明顯的提高,所以請王爺放心,我們必定能保住這衡州城。”何海龍堅定地說道。
其餘將領紛紛點頭,現在軍械司的工匠每月可生產一百把自生火銃,四門紅衣大炮,十門弗朗機小炮。本來產量還可以提高,但是一是羅斯特要求很高,要質不要量,二十造這些火器需要大量的精鐵,可惜附近礦山很難找到高質量的精鐵。這也是目前製約衡州軍火器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朱常瀛點點頭,“那士兵的士氣如何?”“回稟王爺,自從軍法官進駐軍隊後,軍隊麵貌也煥然一新,違反軍紀的情況越來越少,士氣高昂。這都是馬承祖將軍的功勞。”何海龍知趣地把功勞給了馬王妃的兄長馬承祖。
“承祖做事穩當,我自然放心,但是沒有你何總兵和眾位將軍的支撐,他做事也不會這麼順利,你們的功勞本王會一並記在心上。”朱常瀛當然知道什麼時候該給這些將領一些甜棗。眾人大喜,連忙拜謝。
“對了,聶知府,不知衡州的民生最近如何?”朱常瀛轉向聶雲海,其實朱常瀛平日裏軍政民政都比較了解,今天的主要目的是要剛回來不久的王夫之全麵地了解下,他知道周仁遠派王夫之回來,是要王夫之做主力的,一是王夫之對周仁遠的理念最是清楚,二是自己和朱由楥身體確實不行,他們二人大局上掌控一下還行,但是說到具體的事務二人感到非常吃力,而且周仁遠的思路在跳躍式的前進,兩人跟不上周仁遠的步伐。
“回稟王爺,目前我衡州各縣算是民生平穩。”聶雲海欠了欠了身答道,“不過因為流賊進入了hb有很多難民湧入了我衡州境內,我已經按照王爺的指示開設大量的粥棚施與那些流民,但是糧食的消耗是蠻大的,將來是個大問題,各縣都已經向我請求派發更多的糧食給他們。但是朝廷的官倉糧食也不多了,所以還要麻煩王爺--”
“嗯--”朱常瀛點點頭,肅然道“這流民的安置終究還是要有個最終解決的辦法的。所以本王決定拿出王府的萬頃良田給那些無田的百姓,讓他們耕種。”
“什麼?”何海龍和聶雲海眾人驚呼道,大家仿佛都不認識朱常瀛了。這天下哪裏有親王主動獻出良田給百姓的?莫不是王爺得了失心瘋。
“王爺,您—您?”聶雲海結巴道。
楊金川眼裏精光一閃,這桂王在收買天下人心?
“眾位將軍,大人不必如此慌張。”王夫之出來圓場,“請聽下官一言,小王爺曾對下官說過,這流賊是如何起事的。北方幹旱,朝廷賑災不利,百姓活不下去,就走了造反這條路子。而今這些受了兵禍的流民是我大明百姓,妻離子散,土地家財盡失,但他們沒有造反,因為他們心中還有大明。如果我們不能再給他們生活下去的希望,說不定哪天他們也會造反,這樣天下的流賊就會越來越多,這就叫惡尋循環!”
眾人紛紛點頭,這些武將重來都沒思考過這個問題!而聶雲海這個文官雖然知道緣由,但畢竟自己人單力薄,沒有回天的能力。
“但是,王爺!您就不怕犯朝廷的忌諱?”參將熊天寶瞥了一眼楊金川問道。
朱常瀛“哈哈”一笑,“我朱常瀛既然是朝廷的親王,當今皇上的堂叔,我為大明獻出家產安置百姓,也算是為朝廷做事,正大光明,沒有私心,所以今天我請楊千戶前來做個見證。”
楊金川臉色一變,當即表態道“王爺心係百姓,是我大明之福,不會有人亂嚼舌更的。”
眾人心中大定。
“不過下麵還有件更重要的事,還請楊千戶在朝廷方麵做些協調!”朱常瀛這番話剛出口,楊金川覺得渾身一緊,冷汗直冒,自己已經猜到七八分了,心中歎口氣道,該來的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