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出征(1 / 2)

乾清宮內,崇禎一臉悲傷地坐在龍椅上,雙目失神地盯著宮門外,而站在兩旁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和兵部侍郎呂大器則默默地眼睛盯著地麵,也無言語。

剛剛從sx傳來消息,東閣大學士楊嗣昌已經病故了。這對崇禎的打擊非常大,楊嗣昌是自己最信任的臣子,為了大明勞心勞力,對自己的意圖常常一聽就明白,自己心裏早就把他當做老師一樣看待。所以襄陽城破,襄王被殺,自己也沒打算訓斥他,可如今他真的去了,再也見不到他了。

崇禎心頭一酸,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陳新甲和呂大器連忙叩頭勸道“楊大學士既已身故,還望皇上節哀啊!”

崇禎收拾好情緒,吐口氣道“現在宣大那裏戰局如何?高起潛到了哪裏?可與盧象升會合?”

陳新甲略一遲疑回稟道“啟稟皇上,剛剛到達兵部的消息說盧總督已到了大名府,高監軍在他身後一百裏。應該無妨。”

崇禎點點頭,問道“一百裏地?是不是遠了些?盧象升如遇韃子軍隊,高起潛能半日就能行軍百裏支援他?”

陳新甲道“高監軍麾下有三千關寧鐵騎,想來是不成問題的。”

呂大器正待開口說話,被陳新甲眼睛一瞪。崇禎注意到了這一幕,問道“呂侍郎似乎有話要說?”

呂大器奏道“皇上,據情報得知這次韃子兵分兩路,兵力達四萬,一路出密雲,一路出青山關,如果兩路韃子合在一起,盧總督怕是應付不來的啊!”

陳新甲怒道“密雲和青山關相距數百裏,那韃子那能這麼輕易彙合,再說,高監軍一直在監視青山關的多爾袞,怎會這麼容易讓他們彙合?呂侍郎不要在這裏杞人憂天!”

崇禎見兵部兩位主管意見不同,也大為頭疼,不知如何決斷。這時,王承恩進來稟報說“皇上,錦衣衛剛剛遞上來的折子。”

崇禎接過折子,越看越怒,臉色也越來越黑,看完後“啪”地把折子摔給陳新甲,“你看看!你看看這狗奴才高起潛,竟然隻給盧象升五千老弱病殘,自己卻帶著三萬精兵跟在身後。他這是要幹什麼?”崇禎大吼道。

陳新甲哆哆嗦嗦拿起折子,上麵寫道“錦衣衛大名府指揮使鄭少喬泣血稟告我皇,宣大總督盧象升大人已到大名府,麾下隻五千疲憊老弱之兵,缺糧少餉。大名府百姓感盧公恩德,望其留在大名,募兵練軍,伺機與敵再戰。盧公曰,大敵西衝,援師東隔,事由中製,食盡力窮,旦夕死矣,無徒累爾父老為也。臣少喬為大名府指揮使不忍盧公知其死路而身陷敵陣,懇請皇上派兵援助盧公,以免我朝再失一肱骨之臣!”

陳新甲看完已經癱倒在地,他與高起潛合謀削減盧象升的兵力隻是為阻止盧象升進兵,沒想到高起潛膽子這麼大,做的這麼過火,竟然隻給盧象升五千疲憊老弱之兵。心理一陣膽寒又是後悔。

呂大器奪過陳新甲手裏的折子,看了大叫道“高起潛誤國啊!皇上!事態緊急,還請皇上一麵立即嚴令高起潛進兵,一麵派出援軍前去支援盧總督啊!”

崇禎歎道“此次又是朕用人不當,這京師哪裏還有兵可派?還有誰能掛帥出征?”

王承恩低聲說道“皇上,不是還有永明王麼?他不是從衡州帶來兩千桂王府的親衛,那都是精銳的騎兵啊!”

崇禎眼睛一亮,但隨即搖頭道“藩王掛帥出征,我朝自成祖後沒有先例,此事不妥!”

呂大器聽到王承恩說的的話,連忙道“王公公,您是說永明王在京有兩千精騎?”

“回呂大人的話,是!”王承恩低眉答道。

“皇上,事急從權!臣知衡州軍戰力不俗,還請皇上下旨衡州軍出征!”呂大器急道。

崇禎也頗有些心動,為難道“可是我那四弟年少,善於計謀,但帶兵打仗,可不是兒戲!再說有違祖製,不大妥當吧!滿朝文武難免鴰躁!”

呂大器急的臉紅脖子粗,“皇上!這都什麼時候了?時不待我,還是先請永明王前來商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