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不敢說,既然吳少將軍是我妹子的丈夫,以後有的是機會親近。”周仁遠笑道,心裏卻在想“我費盡心思拉攏你們老吳家,還不就是為了這個吳三桂!”
大明京城坤寧宮,崇禎自周仁遠出征後就沒睡過好覺,當然自從他登基後就沒睡過好覺,每天不過睡兩三個時辰,其餘時間都在為這個日薄西山的大明勞心勞力。但是這番情景與往日不同,他有時會從夢中驚醒,夢到周仁遠滿身鮮血的來找他,又夢到盧象升在喊“皇上,老臣死的冤啊!”
身旁的周皇後看著驚醒的崇禎滿頭大汗,憐惜地幫他擦汗道“皇上,又做噩夢了?”
崇禎苦笑道“朕真該聽皇後你的話,不該讓四弟帶兵出征,讓朕這心裏總是擔心他。”
周皇後安慰道“皇上你既然已派四弟前去就不要再多想了,想四弟智勇雙全,膽大心細,不會有事的。天色尚早,皇上在歇息片刻吧。”
崇禎搖搖頭,“朕還是起來吧,看這天色已微明,早朝的時間怕是要到了。”
周皇後隻得起身幫崇禎穿戴起來。
京城的永定門剛剛開啟,隻見一個信使騎馬飛奔進來,高呼道“大捷!宣大大捷!盧總督殉國,吳襄將軍,永明王斬敵首萬級!”
“什麼?盧總督殉國啦?吳將軍和永明王爺殺了這麼多韃子?”街上的百姓又是悲痛又是喜悅,紛紛議論起來。
“什麼?”崇禎在大殿裏得知這一消息,痛呼道“盧卿,是朕害了你啊!”說完大哭起來。
殿下群臣急忙跪倒在地,不停磕頭哭道“皇上!是臣等的罪過。”
代理兵部尚書呂大器說道“皇上,請節哀!吳襄將軍和永明王此次大捷,也算告慰盧總督在天之靈了!”
崇禎擦擦眼淚,點頭道“呂卿所言甚是!可是朕絕不會放過那些陷盧卿身死之人!”
眾人知道這下原兵部尚書陳新甲完蛋了!
十日後,崇禎收到山海關急報,皇太極派人來和談了,而且指明要大明永明王為談判特使,他們給出的理由是為顯示此次談判的大清此次派出的談判特使是太子豪格,而大明的太子年幼,希望由身份對等的人物為特使,大清為大明考慮隻有永明王最為合適。
崇禎拿著這份急報,急忙招來兵部呂大器和禮部尚書黃道周。
“二位卿家看看這分急報,你們的意思如何?”
呂大器和黃道周看完這份急報,麵麵相覷,呂大器道“”這韃子究竟什麼意思?是蔑視我大明國威,連人選都指定好了!”
黃道周捋了捋胡須,說道“這韃子好陰險!知道我大明太子年幼,還故意派出自己所謂的太子當這談判特使,我大明可從未承認這韃子的所謂清國!”
崇禎揉揉腦袋,心裏也是矛盾至極,拒絕吧自己國內要騰出手來對付流賊,韃子再不斷進犯,對自己也是不小的威脅。接受吧總覺得與朝廷的製度不符合,想想自己的太子朱慈烺自幼生長在這深宮,雖說和自己四弟去了趟南方,有所長進。但要他麵對豪格這來自草原上的狼,恐怕還是應付不來的,失了大明的國威,威信必定大降,這對太子朱慈烺不是件好事。
“朕覺得還是等永明王班師回京後,再聽聽他的意見吧。”崇禎說道。
呂大器覺察到崇禎心裏的鬆動,急道“皇上,此事萬萬不可讓永明王為談判特使,這是韃子的一箭雙雕之計啊!”
崇禎一皺眉頭,問道“呂卿何意?”
“皇上您想,韃子為何要指定永明王擔任這談判特使?”呂大器緩緩說道,“我大明早就有藩王不得幹政的祖訓,永明王爺此前的所作所為,朝廷眾臣早有非議。是,王爺確實是才幹頗佳,有用有謀,實為我大明皇家宗室不可多得的人才,臣也是佩服的緊。但是,韃子此次的做法就是要我大明陷入兩難之境,,王爺帶兵救援盧象升大人,有道是救人如救火,事急從權,耽擱不得,情勢危急之下算說得過去。而這談判並不是緊急的事情,王爺再出任這特使必定引起朝廷眾臣的強力反彈,到時皇上如何說服眾位大臣?這是其一。其二,一旦這談判失敗,韃子再屢屢犯境,朝臣彈劾,皇上怎麼處置永明王爺?其三,如果談判成功,永明王爺必定聲勢大漲,這藩王幹政能立下如此大功,那天下的藩王豈不都要蠢蠢欲動?還能老老實實地呆在自己的藩地?同時還說明我大明朝中無人。當然,臣並不認為永明王爺有不臣之心,臣擔心的是談判成功的話,皇上該如何對待永明王,再封永明王為親王?可那桂王本身就是親王,再說桂王世子還在,哪裏有一府兩親王,庶子的爵位高過嫡子的先例?不賞的話,又會寒了天下人心,到時永明王如何自處?皇上,這就是韃子離間我大明君臣的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