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分析局勢
當周仁遠在衡州得知孫傳庭兵敗郟縣之後,頓時大驚失色,眼看大明又要損失一員統帥,他在屋內愁眉不展,沒有心思吃飯。
再有眼看張獻忠就要大兵壓境,他神經繃緊,惹的王府之內的上上下下都不敢大聲說話,都離他遠遠的。
“仁遠,你怎麼啦?怎麼這幾日這麼不開心?難道是遇到什麼大問題了?”王婉婷問道。
“妹妹,你別理他。你看他近來可有過好臉色?前幾日,還把墨竹給罵了,不就是他不小心打破一個茶杯麼?至於嗎?”聶芷若在一旁憤憤地說道。
“姐姐,你不懂。我看他呀,這幾日肝火上來了,心中肯定是鬱悶之極才會亂發脾氣的。”王婉婷維護道。
“妹妹你就是愛維護他。算了,你們不吃,我吃!”聶芷若沒心沒肺地夾起一塊魚肉往嘴裏塞。
周仁遠見狀就要出去,“仁遠,你這飯也不吃,要去哪裏啊?”身後王婉婷喊道。
“你們吃,我出去走走。”周仁遠大聲回答道,說著就不見了人影。
聶芷若一吐舌頭道“我的娘,看來他真是心裏有事。我剛才是不是太過火了?”
王婉婷白了她一眼道“你知道他心裏有事,你還刺激他?”聶芷若愧疚道“他心裏有事,就和我們說說嘛,非要憋在心裏,那多難受。”
周仁遠出了房間,來到花園,看到朱常瀛,朱恭枵,朱慈燁正在那裏聊天。唯獨不見自己的伯父惠王朱常澗,便問道“我伯父呢?”
朱常瀛笑道“你伯父在自己房間看道經呢,他呀,就愛參禪修道,叫他來和我們一起下下棋,聊聊天,就是不肯。”
周仁遠“哦”了一聲,便站那裏一聲不吭了。朱常瀛奇怪道“四兒,你這幾日怎麼回事?這麼沉默寡言的,這不可不像你啊,說說,到底出了什麼事?”
周仁遠便把孫傳庭兵敗郟縣的事情給大家說了一說,朱常瀛等人憂慮道“這麼說,孫督師兵敗郟縣,李自成已經占領河南了,這下麻煩了。”
朱恭枵沉痛地說道“沒想到連孫傳庭也敗了,接下來看他要兵指直隸了,怪不得當日你派人勸說我來衡州呢。”
朱慈燁插話道“叔爺,伯父你們兩位可別忘了張獻忠也要南下呢。”
周仁遠憂心道“我正為此事犯愁呢,這李自成和張獻忠一南一北,好像商量好的似的。我有心去救援孫傳庭,阻止李自成北上吧,這張獻忠卻對我衡州虎視眈眈,我分身乏術啊。”
朱常瀛聽了大驚道“四兒,萬萬不可做此打算。衡州是我等保家的根本,可不能一個孫傳庭毀了衡州啊。”
“父王,您說的在理,可是這孫傳庭是我大明最後一位統帥,要是潼關再失守,這京師可就危險了。”周仁遠苦笑道。
“那小王爺,您得想個法子,讓孫督師守住潼關啊!”一聲長衫的劉熙祚來到了院子。他的傷勢在劉如絲的精心照料下,已經恢複的差不多了。
眾人一見劉熙祚來了,起身抱拳道“劉老大人好!”劉熙祚趕緊回禮道“眾位王爺好!”
他坐下後,接著剛才的話題說道“下官有個想法,這潼關自古以來就是天險,隻要孫督師堅守城池,不出關與流賊對抗,肯定是不會輸的。”
“老大人的想法太一廂情願了,本王覺得這潼關難守啊。”朱常澗一聲道袍,羽扇綸巾地走了過來。
“王兄,你怎麼來了?”朱常瀛問道。“唉———看經書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隻好出來走走了。”朱常澗答道。
“哦?惠王殿下不知有何高見?”劉熙祚問道。“關鍵啊,是看咱們這個皇上。”朱常澗捋捋道袍說道,“我算是看明白了,我大明凡是知兵的,不論是督師還是將軍,沒有一個好下場。凡是不知兵的,都活的有聲有色。”
朱慈燁到底年輕,聽了臉色一變道“叔爺還是說話小心為妙,當心隔牆有耳。”
周仁遠笑道“無妨,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桂王府還是很安全的,大家這點可以放心。”
“就是,吉王侄兒,你這個小叔叔沒有在這點本事,能掌控整個衡州府嗎?你就放心吧。”朱恭枵笑道。
“周王叔說的是,侄兒孟浪了。”朱慈燁羞慚道。
朱常澗看了一眼周仁遠道“諸位王爺都知道,我這侄兒為大明經曆生死,可是還不是被趕回了衡州?當然,大家可以說他是藩王,於祖製不合。可是你們看看,從以前的孫承宗孫閣老,袁崇煥,到現在的盧象升,洪承疇,死的死,罷官的,辭官的,一大堆。這大明還有幾個能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