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
公元1645年九月,周仁遠在武昌誓師,自己帶領孫可望,楊國柱領著五萬兵馬前去陝西。李岩率領李自成的舊部,李過,郝搖旗,高一功等五萬兵馬前去攻打河南。
周仁遠的軍隊渡過長江,一踏入陝西境內。百姓們看到大明軍旗紛紛前來迎接,“王師來了!王師來了!”百姓們紛紛高喊著,不斷拿出瓜果糧食獻於周仁遠的大軍前。不少百姓含淚說道“草民等期盼王師猶如久旱逢甘霖,期盼大軍能旗開得勝,解救我等脫離韃子魔掌!”
周仁遠也很激動,騎在馬上抱拳說道“百姓們,你們受苦了,我們一定把韃子趕出山西,收複故土!”
然後高喊道“將士們,都給本王唱起來!”隻聽士兵開始高唱起來“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百姓們紛紛讚歎道“這才是我真正的大明軍隊啊,複國有望啊!”
駐守在西安的吳三桂聽聞周仁遠親征陝西,大驚失色。他也曾想過湖廣肯定不會讓他安心在山西待著的,可沒想到竟然是周仁遠親征陝西,他的心裏一下子涼到了穀底。自己的大軍散落在陝西各地,如果不能集合優勢兵力,他相信很快周仁遠會各個擊破,最後他吳三桂隻能灰溜溜地逃出陝西。
他趕緊召集手下將領前來議事,眾將一聽是周仁遠親自前來,眾人的臉色也是一陣陰晴不定。他們可都曾經隨周仁遠征戰過錦州,說起來都是周仁遠的麾下,如今要與周仁遠為敵,心裏都七上八下,個中滋味隻有自己知道。
“王爺,打李自成,咱們沒話說。可是要麵對永明王,弟兄們心裏恐怕都有些負擔。”一名將領說道。
“王爺,咱們能不能和永明王議和?”另一名將領小心翼翼地說道。
“屁的議和?本王現在是大清的王爺,他永明王就是衝著我來的!你就別異想天開了!”吳三桂罵道。
“可是,咱們總不能真的和永明王打起來吧,再說老王爺一家不都在衡州待著的嗎?您得考慮一下他們的安危吧。”一名總兵說道。
吳三桂想起自己的父親吳襄就是一陣頭疼,不久前,吳襄專門派人前來給自己送了一封信,信中把自己罵的狗血淋頭,說如果自己再這麼執迷不悟,就把他從吳家開出家門,沒有這個兒子。
他其實一直在觀望態勢,他也猶豫過,是不是帶兵去湖廣歸降周仁遠,這樣除了一家團聚,自己的名聲也可以落個好,不必再北上漢奸的罵名。可是當他看到清兵打下了金陵,心裏的天平又倒向了多爾袞一方,這天下看來還是大清的。
想到這裏,吳三桂決定道“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到西安,潼關一線,先看看再說,咱們總不能被永明王各個擊破才是。”
阿濟格聽說後,立即帶著幾名侍衛闖進了吳三桂的府邸。“平西王,你這算哪門子事?你怎麼把兵力全收縮到了西安,潼關一線,你可知道我大清勇士打下的每寸土地都很不易,難道你就白白扔給湘軍這麼多城池?”
吳三桂解釋道“武英王,你對永明王不了解,他的湘軍戰力可以說是南明最強的軍隊,如果我不集中優勢兵力,就會被他一一擊破。”
阿濟格怒道“他就帶來五萬軍隊,你山海關的軍隊怕他,我大清勇士可不怕!現在本王命令你,馬上停止收縮防線,否則本王會在攝政王麵前參你一本!”
吳三桂隻能無奈地答應不再收縮防線,自己召集西安附近的兵馬集中到西安駐紮,以增加西安城內的防禦。陳圓圓得知周仁遠前來,向吳三桂抱怨道“奴家早就叫你去湖廣,你看今日你要與我兄長刀兵相見,一邊是兄長,一邊是丈夫,你叫奴家如何自處?”
吳三桂發怒道“你要去找他的話,他就離西安不到百裏,我不攔著你!”